说实话,袁绍的脾气不是多好。以前曹操和张邈得罪他个什么事,他都要记很久,更不用说许攸这样倨傲的人了。
但袁绍却能容许攸,就是因为许攸是个真正有能力,有谋略的大才。
在京都的时候,许攸就为他常为赞画,是袁绍不可缺少的智囊。更不用说,在甲子事变的时候,是许攸突然醒悟忙奔来找到袁绍,他才活着逃出京都。
而现在,靠着许攸的谋划,又为袁绍解决了一个大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来,袁绍一直愁兵。
但其实他也不缺兵,因为就他所知,光李典背后的乘氏李氏就是部曲万人的强大宗族。
而追随他袁绍南下汝阳的豪强将吏们又何止是李典一人?
论亲族,他有高干、高柔、李宣。论元从,他有韩猛、淳于琼。论武勇,有文丑、张合、鞠义。论豪势,又有李整、应劭、李通、陈恭。论带兵,又有李观、梁盛、令狐建等南军吏士。
再论大族同盟,又有周昕、周昂、周湡三兄弟,臧洪、陈容等。
更不用说堂下这些出自汝颍的名士们,如许攸、逢纪、郭嘉、张导、陈琳、荀谌、辛评等。
这里面哪一个不能为他袁绍招徕一份兵?
但这些人的兵他袁绍不敢要。因为如今他主不强,枝再强下去,那谁是主?谁是枝?
而这些看好袁绍的汝颍名士们也正是看到袁绍的这种顾虑,才不言发族中部曲来支应袁绍。
但现在问题来了,不靠手下背后的家族,那袁绍的兵怎么来?
这个时候,就是许攸为其解烦了。
他告诉袁绍,汝南境内正有一支强兵,只是可惜其主不能用,乃是天授给袁绍的起兵之基。
这支兵正是邓当他们这些复民户。
许攸一开始也不知道有这支兵力的存在的。毕竟汝南大乱的时候,他和袁绍还在京都呢。他是回到汝阳后,在县内的册籍上看到了有这批人。
之后许攸多方打听才得知,原来当年王允竟然手里是有一支强兵的,只是可惜后来被他自己给解散了。
许攸还弄不明白的是,现在王允又回豫州主政,怎么不再将这批人江淮兵再复用呢?
但许攸哪知道王允这个人的迂腐呢?
名士士大夫的傲慢已经浸润在王允的骨子里了。之前迫不得已,他才对这些江淮流民折节下腰。现在他都贵为一州刺史,还要用得着这些人?
但不管王允,许攸知道这批江淮兵就是袁绍起兵的关键了。
于是,为了谋得这批复民户,许攸和袁绍谋划了一系列的事情。
事情的开端是借王允要从汝南调发军粮来做手脚。当各地的转输任务都派给下面各县的时候,已经和袁绍沟通好的各县吏们就会将这份劳役全部摊派给当地的复民户。
这些县吏非常乐意和袁绍合作。
一方面是这些汝南各县县吏都是地头蛇,都或多或少受袁氏的恩德。而这些关系他袁绍统统都清楚。
所以袁绍只用着书信就将汝南各县的人情给打点好了。
不过各县吏之所以帮袁绍,除了确实有恩在,还有利益在。
正如富陂王功曹一样,这些各县县吏都或多或少贪墨了一大批军粮。这两年汝南供应京都的军需,如山海般庞大的钱粮从这些县吏的手上而过,你说这些人能忍住不贪?
本来大家都贪,那大家都没罪。但现在你王允却非要搞什么核查,这就是破坏了汝南地方上的利益了。
那就不能不怪他们了。
于是,如王功曹等人就和袁绍合谋好了。当这些复民户带着军粮转输平舆,就由袁绍派人在路上将之劫杀。
而按照汉律,转输过程中一应的损耗皆会由劳役户承担。换句话说,这批损失的军粮就会由这些复民户给承担掉。
这里面,各县县吏自然会将这两年贪墨的军粮一股脑都甩在这次转输上,好平掉帐目。任日后谁来查,都查不出个问题。
但这么一大笔数字压在这些复民户上,他们只能破家。
到时候这些复民户就要将辛苦两年耕作的熟田卖于县里,甚至自己都要卖身为奴典当。
再之后,就会由各县豪吏们买下这些田土,然后由袁绍买下这些复民户。
到时候,这些复民户会恨谁?
他们只会恨昔日的将主,现在的豫州刺史王允。
不是他要派这次军役,他们会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