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说着说着顿住,倒让戴悯有些忐忑,他纠结了一下,忍不住追问道:“怎么了?”
玉皇大帝深色有些复杂地看着戴悯,说:“是这样的,我们太阴宗吧,和其他的宗门不大一样,我们是以社邑为单位行成的各个小团体势力,并以此为基础,划分聚居地,建立城池的。”
“社邑?”
在蓝星,社邑是种花家古代的一种基层社会组织。它的性质和组织形式,以及所反映的阶级关系,包括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都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模式,早在春秋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那时,“社”和“邑”是分开的。
“社”是春秋以前的村落,又被称为“村社”或“里社”。
这是因为,村社所祭祀的神,叫“社神”——其实就是土神,从职能上来看,大约就是村社的保护神。而供奉社神的地方,被称为“社”,所以,先秦以前的村落,就被称为“社”了。
那时候可没有什么“农村”、“村镇”之类的词语,顶多规模大一点的,根据不同地域的文化习俗,叫做“邑”、“里”。
直到秦国达成七杀成就,奠定大一统格局,才正式确立了种花家古代的基层社会组织的制度: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十里一亭,十亭一乡。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到了唐宋时期,社邑就不再指村落了,而是指一种民间的组织。这种组织通常与商业、阶级和宗教相关,颇有些种花家近现代小说中的什么武侠门派的感觉。
“社”,在种花家古代概念中,指的是一个祭祀的地方,或干脆代指神。最典型的比如大家都熟知的一个词汇“江山社稷”,其中的“社”就是指的土地神。甚至到了现代社会,在深受种花家文化影响的隔壁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国家中,“社”都还保留了“祭祀的地方”的含义,如某某神社。
所以,即使发展到了种花家唐宋时期,出现了名为“社邑”的私社,也是借由祭祀目的而形成的地方私人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