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一触即发,哲宗皇帝就算是再强硬也有点顶不住了,不过也没有因此而服软,而是向辽人表示可以接受调解,但是有些原则性问题,大宋是绝不会退让的。
首先:西夏得澄清辽夏关系有别于宋夏关系,坚持宋是西夏的宗主国。辽和西夏是父与子婿的关系,宋和西夏则是统治者与子民的关系。宋朝惩罚子民并不意味着与辽朝对立。
其次:所有西夏土地都是由宋太宗和宋真宗授予李继迁的疆土。所以,如果西夏不打算投降,宋廷仍保留收回统治权的最终权力。
最后:宋朝促请西夏呈上谢罪书和交还两名战犯珪布默玛和凌吉讹裕,作为换取和平的必要条件。
同时哲宗皇帝指示前线将士在西夏未履行这些要求之前,宋军加快进行横山和天都山的防御工事。
双方在心理博弈,要说辽皇不怕那是假的,巡狩边境那是装装样子,真要打起来,辽皇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收场,万一不能速战速决,草原上那些蠢蠢欲动的部落就该出来趁火打劫了,强大的大辽也会被拖垮的。
如今宋人终于递上台阶,辽皇也是松了一口气,与宋人达成一致,至于说西夏人,一个战败者,哪里有说话的资格!
《宋史》评说:“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屡请命乞和。哲宗亦为之寝兵。楶立边功,为西方最。”标志着哲宗皇帝在外交和军事上的成就。
但是哲宗皇帝却将此事视为奇耻大辱,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东京一马平川,辽人随时能牧马中原威胁自己,于是和宰相章惇商议。
章惇指出只要一天皇帝处于敌人铁骑的威胁之下,这种状况就难以改变!当即之计唯有迁都!只有迁都,皇帝不再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将士们才能无所顾忌地全力北伐!届时皇帝也无需再在意辽人的脸色!
为了说服哲宗皇帝迁都,章惇以太祖当年欲迁都一事说事,指出了开封的地理缺陷。
这些事哲宗皇帝当然也是知道的,甚至知道的还比章惇更详细,也因此知道迁都的难度很大,各大利益集团在此都有着巨大的利益,想要迁都,先得摆平这些权贵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