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明月天心

“佛法无边,您的绿柳净瓶威力无穷,驱瘟疫易如反掌,为何不能用最简洁之法救苍生安大唐呢?再恳请菩萨开示!”

“瘟疫虽为魔界所为,但也是人的业力所致。若人人皆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心光汇就人间佛国,魔怎会有机可乘呢?世人大多为贪瞋痴慢缠缚,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为贪口腹之乐造就无尽杀业,每发生一次灾难都是一次警示,但却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尽管天界神明在公正司职中对善恶业报能及时掌控,但恶之业力叠加到一定程度,就会感召魔疫近身,难免殃及无辜。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要除魔疫,佛家讲一个缘字,佛门虽广不渡无缘之人,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就是这由佛界传于极善之人借佛力加持公布于世拨救众生的药方,对那些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神明、欺良善、肆妄为、损阴德、心地阴毒的业重之众生作用还是极微的,药方对这等人而言,还要加一味更重要的药,这药便是发露忏悔、断恶修善。”

“菩萨之意是挽救人心之工程更为重要?”

“应观法界心,一切唯心造。汝慧根深厚,该知如何更如法地治国了吧!”

“隆基明白!大唐自建立以来,大兴佛教,修寺无数,朝廷供养众多僧尼,难道这功德竟抵挡不住魔疫?”

“佛法讲求一颗真诚、清净心。一个持戒、精进、行善的真信者,即使身处红尘,也会修成正果。而一个贪嗔痴三毒缠身者,即使住伽蓝、披袈裟、打佛旗号,却会因行魔事而污佛清誉、毁佛庄严,为自身修一条通往地狱的畅路。”

“如何弘扬好佛法呢?”

“佛寺和僧尼不在多,在真。明天将会有一把天火将感业寺院中本座的露天巨像烧了。”

“却是为何?”

“感业寺为敛财,勾结不良之人屡次破戒犯斋,那些作恶多端不知悔改的世人,更是把佛菩萨当作了只认钱不分善恶的枉法者,为寺里捐上大量钱财求本座为其消灾免难,还要本座保佑其升官发财,引导世人把本座当成了境界、格局不如世间清廉之官的贪婪者,感业寺现已成为魔界在尘世行恶的营地,打佛旗号玷污本座,罪不可赦。”

观音菩萨将“罪不可敕”四字说得很重,而且表情很凝重,说完便消失了。

玄宗欲起身追,却不小心摔了一跤,睁开眼却发现是在做梦。接过高力士递过来的汗巾,发现自己竟满头大汗。高力士递上小太监随身带的茶壶,玄宗边饮茗润喉边回味刚才的梦境,梦中的一切在脑海进行了一次清晰的回放。想起菩萨最后的话,不禁对则天祖母和张九龄的大智慧感佩万分。朝野、后宫之人皆知感业寺让一代女皇武则天受尽炼狱之苦难,从武则天封昭仪到登基,建议要对感业寺进行治理者不断,每逢此时,武则天总是笑笑说:“业力所致,必有天报,何苦强行而遭非议、损福报、增业障呢?”

当时,张九龄查清感业寺采苹受害的真相并上报时,气愤至极的玄宗欲封感业寺惩众尼,张九龄平静地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寺中无辜的尼姑居多。那些每天在佛菩萨面前肆意行恶者,佛菩萨怎会袖手旁观?陛下何必要落下阻碍弘扬佛法的不英不慧之名呢?”

现在,二人预言就要成真,玄宗知道自己必须要配合菩萨做该做的事。

正在此时,却见乔欣急急觐见。

“圣上,东边来信了。”

“走,到御书房细谈。”

观音菩萨托梦圣上已取到了药方,菩萨明示药引为三颗红枣、六片鲜生姜,一般患者吃九付汤药即可痊愈;重症者吃十四付,发心永不杀生亦可康复;普通人可用此煮汤、煮茶常饮之,可预防感染。祈天佑大唐!祝皇上圣体安康!”看着采苹隽丽的笔迹,感受采苹的温暖与力量,玄宗心中满是喜悦和力量。

药方下发后,除了国库为各省拨付救济银两外,一些寺院、道观和大户富户都自觉承担起了为当地困难百姓免费提供药材和煮药汤救济百姓的责任。药引和更明晰的分类救命护命之法,让瘟疫的退去更有把握,为了增强祛疫效果,玄宗再一次专门召集太医院御医对大锅煮汤药如何用药引进行论证并形成了统一指导方法下发。

感业寺的观音圣像如期被天火所烧,周围百姓并无惊恐反应,原因是前一夜观音给所有人托了同一个梦,说明了自己不愿落像于此的理由。更为神奇的是,玄宗正愁如何处理这些尼姑,当天黄昏寺里主持和她的几个亲信尼姑在主持禅房商量事时,禅房被天雷所击起火,所有在场者皆葬身火海,别的房屋竟丝毫无损。当地百姓深知主持与那几个尼姑的作为,对她们遭天谴心知肚明。玄宗当即立断,命人进入感业寺做后续工作,愿继续修行者分配到正法常驻的尼庵,愿还俗者即放其还俗。从此,见证了一代女皇最落魄时光、完成了一代女皇由柔弱走向成熟强大锻造的感业寺便在自然消失中成了一种传说。

一时间,茯苓、黄芩、地骨皮、甘草、金银花五味中草药治、防瘟疫的药方在神州大地广为流传。瘟疫也很快得到了抑制。

玄宗心情大为欢悦,当即为母亲、采苹各写书信一封,通过乔欣密谴唐死士送往各自手中。

八月中秋临近,玄宗思念梅妃想念母亲的心思更甚,但却又无法见面,心中不免有点失落。

因为玄都观观的平静,玄宗决定中秋节慈恩寺答谢上苍的活动结束后,前往玄都观祭祖。不想这一去竟铸就了他与梅妃在万丈红尘中心的永诀。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