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国 蓟城
只见尚书令苏素一路快行,直奔御花园内。
燕帝李余见苏素十分慌张,心中惊讶不已,随即上前扶助苏素:“爱卿何事如此急匆匆跑来?来人,赐座,扶苏爱卿坐下。”
苏素坐下喘口气后说着:“陛下,如今赵、齐两国民间冶铁贩卖之风愈演愈烈,我燕国虽小,亦不能免于此患。
如今民间炼铁之风,已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农业生产秩序,若不加以制止,恐国将不国。臣提议,除禁令之外,还应设立巡抚使,安抚民心,鼓励农民回归田亩,并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以确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
“此事宜早不宜迟,来人,召见户部尚书前来议事。”
“遵旨。”
……
三国的君王听取了各自重臣的意见后,皆点头赞同,决定立即采取行动。
当散朝之后,齐、赵、燕三国官府迅速响应,制定了一系列详尽的措施,不仅颁布了严禁民间私自炼铁贩卖的法令,还派遣了大量官员与士兵深入乡间,监督执行,同时积极引导百姓回归农业生产。
然而,在这动荡不安的年代,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如此迅速而果断地作出反应。
陈国,一个地处偏远、国力相对较弱的小国,其君主却是一位素有“逍遥王”之称、对政事不甚关心的君主。
面对三国纷纷采取措施禁止民间炼铁贩卖的情况,陈国君主只是淡然一笑,认为此乃小事,无需过问。
在他看来,百姓若能因此获利,何乐而不为?于是,陈国的民间炼铁活动依旧如火如荼,生铁贩卖之风愈演愈烈,而农业生产则日益萎缩,国家的根基悄然间被侵蚀。
……
尽管齐国、赵国、燕国三国官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措施,意图将民间这股因汉国商行高价收购生铁而兴起的炼铁贩卖之风彻底遏制,但现实的复杂与利益的诱惑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