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沈家大院风云再起:粮仓满溢与牲口交易的双重博弈

在这片略显贫瘠的蒙古部落中,沈槯敏锐地察觉到其背后的历史沧桑。这里曾是察哈尔人的家园,北元末代可汗林丹汗的直系部落,昔日荣耀与尊贵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皇太极征服后留下的屈辱与衰落。部落的牛羊稀少,马匹更是珍贵,无不昭示着他们如今的困境与挣扎。沈槯心中暗自叹息,却也更加坚定了利用现有资源,寻找出路的决心。

面对马匹不足的困境,沈槯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大胆而创新的想法——雪橇。这个源自遥远瑞士的交通工具,在此时的大明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尚属未知。沈槯深知其构造简单、效率高,尤其适合在雪地中快速移动,遂决定将其引入军中,作为撤退的利器。

在吕六等亲兵的协助下,沈槯亲自设计并制作了第一架雪橇的原型。这架雪橇以十二根精心挑选的木材为框架,构建成一个稳固的立方体结构,底部特制的弧形设计有效减少了雪地中的阻力。顶部密布的小木条栅格,既便于搭载人员又可固定物资,展现了沈槯卓越的创造力与实用主义精神。

当沈槯首次展示并测试这架马拉雪橇时,周围的士兵们无不惊奇万分。随着枣红马的一声长嘶,雪橇在雪地上轻盈滑行,其速度与稳定性令人叹为观止。大胡子、刀疤脸等将领纷纷爬上雪橇体验,他们的惊讶与赞叹声此起彼伏,对沈槯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将军真乃神人也!”唐胜与张和尚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这等奇思妙想,我等望尘莫及。”

沈槯见状,心中略感欣慰,随即下达命令:“即刻组织人手,上山伐木,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制作出五百架雪橇。有了它们,我们便能迅速穿越茫茫雪原,安全返回大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沈槯的号召,士兵们纷纷响应,迅速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新与实践正在悄然展开,沈槯与他的军队,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篇章。

沈楁与甄士道刚踏入沈家大院的门槛,一阵寒风似乎也被这府邸的庄严所震慑,悄然收敛了几分。柱子,那个总是笑眯眯的门房小厮,早已等候多时,一脸焦急地迎上前来,嘴里念叨着:“大爷,甄先生,您们可算是回来了!这阵子,张公公的到访频繁得几乎要把咱王府的门槛都给磨平了,我这心里头啊,是七上八下的。”

沈楁闻言,与甄士道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两人心中皆明了,这张子安定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毕竟,山西之地,除去王家,便是赵、李、杨、叶、何五大家族财力雄厚,可他们早在一个月前便联手将王家在山西的商号尽数收入囊中。如今,整个山西,唯有王家能一口吞下张子安手中的那批牛羊牲口,但沈槯的叮嘱犹在耳畔——价格必须压至半价以下,故而,沈楁与甄士道不得不施展一番计谋。

二人北赴通州,一为避张子安之锋芒,二则为落实沈槯交代的购粮任务。崇祯十五年,粮价飞涨,即便是北五省也面临着严重的粮食短缺,他们几乎将通州城的粮仓搬空,才勉强凑得五万石粮食,耗资十万两白银,而这仅仅是开始。

此刻,沈楁刚踏入家门,尚未及享受片刻安宁,张子安便闻风而至。沈楁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吩咐柱子引路,自己则匆匆整理衣冠,赶往客厅。见面之际,沈楁笑容可掬,拱手道:“哎呀,张公公大驾光临,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