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初,我们这样不行。”看到日日高歌,而无进取之心的袁绍,曹操劝说道。

“我军与董卓战,仓促不可胜,然董贼逆行倒施,即使洛阳之众也多有不服于他,如我等在此处牵扯董贼,其必起萧墙之祸。”袁绍回复道。

“困毙董卓也不能如此。”曹操回答说,“如欲困毙董卓,本初你须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固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制其险要;公路率南阳之军,驻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深沟高垒,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而不是夜夜高歌于酸枣。”

“诸侯聚在,我们都和董贼在伯仲之间,按你所说,分兵三处,则有被各个击破的风险。”袁绍回答。

“诸侯心不齐,分则力强,合则力弱,有此困毙董贼之机,失不再来。”曹操不死心继续道。

“我为盟主,当为诸人计,此意已决,断不复言。”袁绍道,遂不用曹操计。

曹操怒吼一声道:“今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操窃耻之!”,乃出。

与联军一样,董仲颖这边也同样在虎牢关日日置酒高歌,而李儒也很担心这样的事情。

“恩师,如果不迅速击败联军,我怕洛阳有变。我军辎重多出于洛阳,一旦洛阳有变,后果将不堪设想。”李儒劝说道。

“那你打算怎么办?”董仲颖询问说。

李儒看了看左右,用眼神示意董仲颖。

董仲颖愣了半天,才明白李儒的意思要屏退左右。

当所有人退下之后,李儒悄悄对董仲颖说道:“如今我有下中上三策,供恩师选择。”

听到上中下三策,董仲颖知道,李儒已经有了一条策略。

所谓的上策必然是听上去很好,但是可行性却非常的糟糕,甚至可以说不可行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