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讶然:“竟然是他?”
他曾经做过杭州通判,年少的晁补之曾把自己的诗文给他看过,他看完以后,自愧不如,料想这位年少俊才一定会出人头地。
谁料名声有了,仕途却没有了,党争真是害人不浅呐!
晁补之道:“易安居士的诗词,当时许多男子也是及不上的,何必仰慕我!”
李清照黯然:“当初我为书房莫名为归来堂,想的是安心归隐,吟诗作赋,可国破家亡,一颗心如何能安?”
青州的日子诚然快乐,可十几年后,再也不会有这么快乐的日子了。
李格非叹道:“这样也好,当今世道纷乱,能够安闲自得,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国破家亡,他是看不到了,可女儿还活着,过几年安生日子比什么都强。
赵匡胤神色阴沉,他已经能感受到风雨欲来,天下将崩的预兆。
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有更大的灾难在等着大宋。
哲宗心道,先帝怎么就生了赵佶这么个畜牲?
【此后十多年,夫妇二人隐居青州,李清照协助赵明诚撰写《金石录》,这本书的内容大致为李清照与赵明诚所收藏的金石器物,按照朝代做了详细的整理,无论是对历史还是文物研究,都有很大的作用。政和元年,赵挺之沉冤昭雪,三个儿子也因此相继重新步入仕途。宣和三年,赵明诚被任命为莱州郡守,并在任上完成了《金石录》的初稿,李清照也一直在帮忙整理。】
【在莱州的几年,赵明诚春风得意,小有作为,称得上一位好官,但好官不意味着仕途会顺利,赵明诚最终只是平调淄州,此时的李清照已经四十二岁。靖康二年,丧权辱国的“靖康之变”发生,不久后赵明诚的母亲在江宁去世,身为子女,赵明诚于情于理都不能坐视不管,随后南下奔丧。眼见局势愈发严峻,金人不知何时就会来,李清照开始整理家中藏品,并带着这些东西南下避祸,但青州老家还有一些没能带走,都在青州兵变时被焚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