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过来围观的也越来越多。
围观的基本上都是农民,他们身着布衣,汗流浃背,疑惑地看着前面。
“这里是井陉县发下来的手实,我可不是强抢民田!”
说话的是一个年轻男子,长得壮实,约莫二十几岁,腰间还佩戴着一把刀。
他说话的语气听起来客气,但却难以掩饰那高高在上的姿态。
手实就是大唐的户籍,上面记录了家庭户口和土地情况。
均田制时代,大唐每三年要全国统计一次手实。
朝廷要摸清楚全国人丁和良田的匹配数。
只有这样,才能精准地授予土地。
大唐开国,建立了一套极其完善、复杂的官僚统计体系。
这是均田制得以实施的政治基础。
但也是均田制后来在崩溃后,无法再捡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这套行政太过复杂了。
试想想,在皇权不下县的时代,各县每三年统计一次人丁和田地,要动用地方大量的吏员。
从县衙登记的资料,到实地统计,做核验。
这过程很容易作假,所以仅仅核验,就需要不同人做好几次。
等大量文书提交上来,核验对不上,还要清查。
各县再上报到州府,州府核验,再上报给长安。
吏部再核验。
一件事很复杂,要坚持下来,是可能的。
但一件复杂的事,要长期坚持,就很难了。
某种意义上,均田制从高宗后期开始出问题,也是因为政治运作太过繁杂。
就说眼前,这明显是土地纠纷。
这就需要核验。
“可这些是我们的田,我们也有县衙给的手实。”说话是另一个男子,一家老小都在,手里还拿着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