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乾绪用余光观察到乔安民似乎有些神游天外时,他清咳一声。
见乔安民已然回神,杨乾绪这才轻声提点道。
“乔学政,如今台下那学子可是你浙江学子。”
“估摸着是想与你拉拉关系,希望你能斧正一二。”
乔安民听到杨乾绪的这番提醒,他的脸上闪过一丝红润之色。
自己怎么就把正事给忘记了。
杨乾绪见乔安民那略显窘迫的模样,他心中就猜到这位乔学政刚刚神游天外,所以未曾听到这位学子所作诗句。
不等乔安民开口露怯,杨乾绪便继续小声提醒道。
“此学子所作诗句为‘月挂中天照海明,遥望隔岸起乡情。’
‘今宵元夕团圆夜,似见爹娘珠泪倾’。”
“乔学政还是尽快点评的好,莫要让台下学子下不来台。”
乔安民听到杨乾绪的提醒,他面色感激的朝着杨乾绪微微颔首,小声答谢道。
“多谢世子解围,如若不然,本官今日定要闹出笑话不可。”
答谢完杨乾绪,乔安民便面色严肃的看向舞台下的那位学子。
那位学子见乔安民一直不开口点评,他本就有些紧张,当他瞧见乔安民那严肃的面容时。
他心中越发紧张不安,正当他想找个理由下台时,就见乔安民的脸上显露出笑容。
“本官对你有些印象,仁治二十三年本官至金华府组织院试,你为三甲,可对?”
这位学子见乔安民居然记得自己,他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
“学政大人居然记得学生,学生惶恐。”
乔安民见这位学子这般欣喜的模样,他就继续点评道。
“本官当日就评你诗才不凡,今后定有所成。”
“今日再见,诗才比之往日更胜一筹。”
“‘隔岸起乡情’,心中思乡,人之常情,可我们因何而克制自己的情绪呢?”
“自然是因为更重要的事情。”
“‘似见爹娘珠泪倾’更是点出自己对亲人的不舍。”
“只是天地君亲师,报效陛下之心尚在陪伴双亲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