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乡亲,我初听周书记之言时,也有着这样的担忧,但实际上和我们想的不一样。”
“现在我来给大家好好讲解一下,什么是共同致富,还有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
当下,方正把从周志高那里学到的东西,一点点说给肖家村的村民们听,他们从一开始的疑惑与抗拒,再到逐渐双眼明亮,然后神色激动。
除了少数人犹豫不决之外,超过七成人民群众打算当第一批项目投资者,由于他们中有些家庭确实困难,将成为以工入股形式的先驱者。
周志高办公室,周志高正在和刘晓雅通话。
“刘县长,长福镇的投资项目我已经确认三种,前期投资可能需要比较多。”
“这三个投资项目分别是水产养殖、药植和大棚果蔬,由于涉及到近数万人的生计,第一阶段投资我希望能有三千万。”
在二零零四年的三千万,可是比二十年后三个亿购买力更强,周志高也是往大了说。
他知道在这个圈子里,首先就得懂卖惨,然后便是一个项目需要多少钱,先往大了说,上面的领导肯定会压缩很多。
前世周志高曾见过有镇委书记想要资金,整个项目需要两千万左右,结果他老老实实的报了两千万,最后获得了五百万拨款,并且这五百万拨款还推迟到了半年后。
导致那个项目最后烂尾,就连那个镇委书记也因为项目没办成而被调职,从此仕途黯淡无光,再也没有任何起色。
在这个事件中,错的不是镇委书记,也不是上面的领导,因为领导需要拨款的项目太多,不可能只照顾某一个镇,毕竟花钱的地方太多太多。
真要分析这个事件,一是镇委书记太过实在,且步子迈得太快,资金没到位又拉不到投资的前提下,不应该直接动工,其次是领导没有实地考察,只给了四分之一款项造成了这个结果。
所以,现在周志高故意开口三千万,就是等着刘晓雅压低拨款,只要能拨款一千万前提的基本开支就已经差不多了。
主要开支在购买三个项目的种子、育苗等,再加上人工上的一些支出,一千万只能算初步满足。
“三千万够吗?”刘晓雅回复周志高,语气平淡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