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威尼斯商人

全能大画家 杏子与梨 2302 字 3个月前

没法子的事情。

打电话的时候,语气不乖一点,赔笑的姿势不倒位一点。

到时候在评论文章上被人家摆成了十八般姿势,想再卖笑可就没机会喽。

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人想要强硬一下。

但是通常来说。

下场都不太好。

一百年前。

威尼斯双年展上狠人当道,觉得没必要理会评论家的聒噪,和《油画》杂志战成一团,互怼到天昏地暗。

要知道。

那时候威尼斯双年展和威尼斯电影节背后的老大,实际意义上的策展人,可以说是轴心国的精神教父墨索里尼。

奇怪的历史巧合。

二战时期德意两国的元首,年轻时代,都有某种古怪的艺术情节。

那时候艺术节的最高奖项也不叫如今日金狮奖,而是直接就叫做“Mussolini”奖。

感受一下这个名字,大概就能知道那个年代威尼斯艺术节是什么性质,玩得有多狠了。

那真的是一言不合,就把评论家拖出去枪决的。

连1934年。

上台成为德国元首后的第二年,小胡子访问意大利,想要拜访一下年少时的精神偶像的时候。

某落榜美术生为了挑选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场合。

他人生中和偶像大哥第一次会面,地点就选在了威尼斯双年展之上。

那时威尼斯艺术展多“硬气”啊!

如今。

《油画》杂志如今还是评论界的龙头老大,而威尼斯艺术节曾经的狠人老大,尸骨倒挂在电线杆之上,都凉了快小一百年了。

唐克斯觉得。

泛不上。

该陪笑还是要陪笑的。

自己实在没有必要不信邪的试试看,到底是曾经的墨索里尼来得硬气,还是自己来得硬气。

来,大爷给你笑一个,小姐姐别跑,露六颗牙、露十二颗牙,还是露二十六颗牙,露门牙还是露后槽牙,你放心大胆的随便点。

不要因为我是个中年大叔就心生怜惜,什么姿势人家都会的,保证一定笑到你满意为止。

唐克斯之前就给《油画》杂志社发了一大堆的邀请函,报销来往的专机费用和五星级酒店的行程开销,希望能让《油画》杂志为他的双年展出一期采访专稿。

遗憾的是,现在打来电话的却不是《油画》的杂志社。

此时电话的另一端,讲话的是CDX画廊的亚洲区艺术总监。

国际双年展和知名艺术奖项总是在宣称着自己的独立性。

却总是难以避免被抓住和各大画廊、各种知名艺术推手、交易中间人,在幕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透纳”奖的外号叫做“资金倍增器”。

一语双关。

意思是谁得了透纳奖,画家的身价便会瞬间就翻一倍,而如果谁提前得到了内幕消息,在二级市场提前收购了该人的藏品,此时再出手,那么资金自然便也能翻上一番。

资金倍增器这种外号其实还是偏向于中性的。

而“威尼斯双年展”的江湖外号,是来自于莎士比亚笔下著名的喜剧作品的“威尼斯商人”,就显得更加赤裸裸,且讽刺意味十足了。

这是在直接在暗示,连威尼斯双年展这种顶级艺术展,依然逃不开当个艺术领域的“老鸨”。

它是给各大画廊和各种收藏家之间“拉皮条”的角色。

即使在“为金钱服务”的舆论压力下,威尼斯双年展早就宣布将彻底关闭组委会下属的“市场销售部”,并希望以此来证明他们的纯洁性。

但这就像美国历史上无能的禁酒令一样——双年展依然是顶级画廊们阴影里互相角力的天地,各种巨额艺术品交易在私底下无处不在。

展览里的VIP开放日。

几乎到处都是各大画廊邀请的特别富豪VIP和他们身边举着IPAD的艺术品经销代理商的身影。

画廊需要双年展展示自己的实力,赢得声望,筹集资金。

策展人也需要画廊带来最顶级的艺术品资源和最顶级的参展画家。

互相需要。

当然最顶级的富豪买家,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CDX的艺术总监没有资格像《油画》杂志社一样,在唐克斯这里享受到“自助点笑”的待遇,英国大叔还是很有服务精神的,在接电话的时候,自动露出了六又三分之一颗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