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客人请进来,莫要失了礼数。”

在宽敞明亮、装饰典雅的会客大厅里,程俊看似悠闲地斜靠在椅子上,一只手随意地搭在扶手上,等待着客人的到来。不一会儿,只见一位须发皆如雪般洁白的老者和一个身形挺拔、气质出尘的道骨仙风的少年缓缓走了进来。那老者目光炯炯有神,刚一踏入大厅,他的视线便瞬间被周围独特的布置所吸引,而其中最令他瞩目的,当属那平滑如镜、质地坚实的水泥墙。少年亦是满脸好奇,一双明亮的眼睛睁得犹如铜铃般大,满是惊诧与探寻的渴望。

老者不由自主地快步走上前,伸出那双布满岁月沧桑痕迹、略显干枯却依然稳健有力的手,轻轻触摸着那平整光滑得几乎没有一丝瑕疵的水泥墙面,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口中不停啧啧称奇:“这材质前所未见,如此坚固且平整,实乃奇妙之作。想我行医半生,走遍大江南北,历经无数风雨,也未曾见过这般神奇之物。这究竟是何种巧夺天工的技艺方能造就?”他边说边将脸凑近墙面,眼睛瞪得大大的,仔细观察着水泥的细微纹理,仿佛想要从中窥探出隐藏其中的神秘诀窍。

少年李淳风则是一脸的震惊,他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呆立在原地,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随后便迫不及待地绕着水泥墙缓缓踱步。时而用手指小心翼翼地轻敲墙面,侧耳倾听那沉闷而独特的声响,试图从中分辨出与众不同之处;时而又蹲下身子,目光专注地查看墙与地面的衔接之处,嘴里念念有词:“师祖,这墙壁看似简单,却透着一种别样的精巧。如此浑然天成,没有一丝拼接的痕迹,不知是如何造就的?简直匪夷所思!”

他们对着这新奇的建筑材料惊叹连连,沉浸在对水泥墙的好奇与探究之中,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已不存在,完全忘却了自己身处何地,一时竟有些忘神。

过了许久,白发老者才恍然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他略显尴尬地笑了笑,然后转过身来,冲着程俊恭恭敬敬地打了个庄重的道稽,声音洪亮且中气十足地表明身份:“吾乃孙思邈,久闻程大人之名,今日特来拜访。身旁这位是我的徒孙李淳风。”

听到这两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程俊心中微微一震,不过面上依旧保持着那惯有的淡定从容,只是嘴角不易察觉地微微上扬,说道:“原来是孙神医和李公子,久仰二位大名,今日得见,实乃程某之幸。”

孙思邈,这位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传奇人物,出生于西魏大统七年。他自幼聪颖过人,对老庄之学展现出浓厚兴趣,且勤奋好学,博闻强识,七岁便能日诵千言。然而,他年少时体弱多病,为治病几乎耗尽家财,遂立志学医。此后,他深入研读古代医典,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同时广泛收集民间药方,还常常亲自采药制药,反复试验。孙思邈不仅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科病症的诊治,还对针灸、按摩等中医疗法有独到见解。他注重预防医学,提倡养生之道,主张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适度运动。其医德更是令人敬仰,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自己的两部医学巨著命名为《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两部著作集唐以前医学之大成,涵盖了医学理论、诊断、治疗、方剂、药物等各个方面,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隐居山林,为百姓治病救人,深受民众爱戴。

李淳风,生于岐州雍县。他自幼聪慧绝伦,博览群书,对天文、历法、数学等领域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年少时,李淳风便对古代的天文历法著作进行深入研究,如《太初历》《四分历》等,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当时通行的历法存在误差,经过多年的观测和计算,最终参与编纂了《麟德历》。这部历法在当时具有很高的精度,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李淳风在数学方面也颇有建树,他注释了《九章算术》等古代数学经典,为数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此外,他对阴阳五行、占卜算卦等术数之学也有深入研究,所著的《乙巳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天文学和气象学著作,其中详细记载了天文现象的观测和预测方法,以及气象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李淳风的学术成就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对后世的天文历法和术数研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孙思邈微笑着说道:“程大人过奖了,今日贸然来访,还望程大人莫要见怪。”

程俊摆了摆手,依旧是那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缓缓回道:“孙神医能莅临寒舍,实乃蓬荜生辉,程某高兴还来不及,怎会见怪?不知二位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孙思邈轻轻捋了捋那如霜似雪般的胡须,神色无比诚恳地说道:“程大人,老夫此次前来,实是为平阳公主之事。老夫听闻公主病重之时,生命犹如风中残烛,本已命悬一线,危在旦夕,却在您的妙手之下竟能奇迹般地转危为安。老夫行医多年,见过无数疑难杂症,对此等奇妙之事颇感兴趣,特来虚心请教。”

程俊微微坐直了身子,脸上依旧是那副不紧不慢、云淡风轻的模样,缓缓说道:“孙神医言重了,不过是些运气使然,加之些许特殊的法子罢了。”

孙思邈目光炯炯,眼中满是炽热的求知渴望,急切地追问道:“还望程大人不吝赐教,究竟是何特殊法子?竟有如此回天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