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实际上不会超过500米每秒(1800km/h),因为碰撞的时候,大量的动能会转化为热能,而且角度也是大问题,不过,这样一来,倒是确实可以改变小行星的飞行角。
比如在1百万公里远的距离上,碰撞小行星,使得小行星在侧向拥有一个180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小行星以每小时9.2万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冲向地球,等它到达地球的时候,侧方向的速度已经使得小行星行驶19500千米了,而地球的直径不到13000千米。
所以这时,小行星便会与地球错开,相错距离的区间大概是6500千米-19500千米,而小行星的速度远超过第二宇宙速度,所以不会因为地球的引力而被捕捉,这时,小行星就会从地球的外太空的划过,然后飞向太阳。
当然,这只是一个非常理想且简单的计算模型,实际情况比这要复杂得多,但如果能掌握好碰撞的时机和角度,再把碰撞距离拉远一点。
比如在距离地球500万公里、1000万公里、2000万公里的时候碰撞,肯定可以让那五颗小行星,与地球擦身而过,从而避免碰撞。
这种方案,针对的是那四颗金属质的小行星。
第二种方案,是用核动力飞船撒网进行侧方向牵引,配合动能武器使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操作难度很大,不过只要成功了,就能极大得保证前四颗金属质的小行星避免与地球碰撞。
第三种则是常规的用核武器,不过,核武器因为丧失了空气助力,没有了气流冲击波的打击,在太空中的威力极其有限。
所以,地球防御理事会的专家们,准备用大当量的核武器来与那颗直径4.2千米的岩石质小行星贴身爆炸,这样一来,就能够摧毁小行星的结构,使其分裂开来,变成许多直径不过几十米,甚至几米的陨石。
进入大气层后,会因为摩擦生热而被瓦解,少部分无法瓦解的,只要不落在密集人群区域,都无所谓,而就算落在密集人群区域,只有提前做好防备,用地面防空系统将其进行二次摧毁,就能完美地化解这次小行星的危机了。
虽然这样一来,大量的小行星碎片会致使天上的诸多卫星会遭难,但总比让小行星直接撞上地球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