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正月初二,归宁日(求追读!)

这些年落座的位置早已固定。

康王氏一家直接坐在了靠近王老太太的那一侧,盛家坐在另外一侧。

一家人坐下聊起了天。

聊来聊去,自然就聊到了盛家进京的事。

“多亏了当年亲家母来我家上门求亲,不然我家怕是要错失了你这个好女婿。”王老太太对着盛紘笑道,脸上写满了满意。

当年本是碍不过盛老太太面子,再加上盛紘看起来还行,所以才应了这门亲事。

没想到到了今日,一手闲棋却是让人眼前一亮。

盛家进了汴京,再加上盛老太太原本留下的关系,盛紘的官路只要不犯什么大错,能走的很是顺畅。

日后也能成为王家倚靠的人家。

不像康家女婿那个不争气的。

徒有康家的门第。

谁知是外强中干,绣花枕头,却是连盛紘都要比不过。

倒是苦了自己的大女儿,隔三差五的就要回娘家抱怨一通康海丰干的破事。

不是新纳了一门小妾,就是家里又多出了一个庶子庶女。

总归是一门的烂糟子事。

王老太太也只能叹时也命也。

本来盛老太太当年上门求亲,没说准了要求娶哪个,是王若与自己隔着帘子瞧了,自个儿挑的康家。

要说按当年的情况,这门亲事也不算挑错。

王老太爷和康老太爷都是先帝的肱股重臣,两家门当户对,再加上当时康海丰刚刚中了进士,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而盛家探花郎早逝,在官场上并没有什么根基。

所以王若与当时选康家也没选错。

但面上是看过去了,里子却是只有自己经历才知道苦甜。

康海丰是家中独子,在万千宠爱中长大。

这样出身的大族公子哥儿,免不了有一些纨绔之气,康家女婿也是免不了俗。

官途不显也就算了,但是偏偏是个风流性子,到处沾花惹草,让王若与为他善后。

王若与为此做了很多狠毒的事,下胎打药,发卖庶女,一个原本风评不错的王家嫡女落得了个善妒的名声。

王老太太有时候不免在脑海里想:要是当初按照盛老太太的意思,把两家的亲事互换下就好了。

但她哪里知道,当年盛老太太来王家就是冲着王若弗来的。

并不做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