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柳州商队

有官府牵头,柳州商人们出门在外便都很抱团,哪怕是之前并不相识的,若是在路上遇到了,互相亮过身份证明,确定了彼此身份不是黑名单上的人,也都愿意同路而行。

若是有那些曾因为帮助同州商人上了白名单的,那更是走到哪里都受人礼遇。

这名小行商是第一次离开柳州,她的人脉都是一切其他小行商或小货主,并不认得经常出州的行商。

但因着柳州商人们都学到了自家州牧的护短,她也被友好的接纳进了一个大商队,可以跟着她们一路行去坡子县。

方才她虽然单独出来行动了,可走之前,也与商队的管事说明了自己要去哪里,做什么,打算什么时间回来。

若是到了时间她还未归来,管事必定会派人来叫,要是她遇到了什么危险,这些商队的行商们,也会很积极的想办法救援。

毕竟若是能成功救到一名同州行商,那是可以短暂上一下白名单的。

虽说时间有些短,可运气好的话,正好碰上外地的行商来柳州,说不得见他们被挂在市司白名单上,就愿意与自己合作呢。

因着这种有赏有罚的制度,柳州行商才会在外十分团结,这也让所有人的安全性都极大提升了。

“我回来了。”

小行商去到商队管事处,先报了个平安。

管事点点头,将她的名字划掉:“你是最后一个,应当无事了,出发吧。”

小行商们心中是十分感激这个政策的,若不是因此,她也不敢一个人出来。

听闻政策刚出的时候,有人钻空子,故意做戏伙同人谎报,买通了一个小行商说自己被救,好上白名单以获取更多合作机会。

但柳州行事向来有头有尾,哪怕此人说的被救地点在遥远南方,柳州官员还是辗转通过当地的同僚,以及商会成员查探真假。

说是被劫匪劫了,但不知道地点叫什么名字,好,那就形容一下那的地貌,长着什么草,生着什么树,那一日天气如何,劫匪长相如何。

说是被绑到了山上,眼睛被布蒙住什么都看不到,那总知道被劫之前在哪里吧?被绑的人看不到,去救人的总能知道吧?

柳州官员问话向来是一字一句都有用处,作假的商人就算是编的天花乱坠,好像跟真的一样,也能被找出错漏。

而若是为了保险,真的雇人来做戏,柳州官员也愿意费大力气去核实。

毕竟若是说出了柳州商人的身份,但对方还是实行抢劫,那这人不除,柳意睡觉都不香。

她是个习惯将威胁在小火苗期间,就直接一脚踩灭的。

若此人今日不除,日后便可能还有其他柳州商人遇害。

离得远她不方便派兵也没事,给当地势力去信一封,他们也乐意送她一个顺水人情。

但若是查出来了,此事为假,是为了一个白名单名额欺骗官府,这些商户不光要下狱,还要十倍赔偿柳州官署为了此事耗费的心力钱财,并且永久黑名单。

当时这个案子闹得很大,这个第一次出来的小行商那时候才刚刚做行商,正感慨白名单政策之好,就听说了此事。

小主,

她当时又是愤恨,又是着急,怕官府因为这些歪心思欺骗官家的商人而取消白名单政策。

虽说那时候她只是个小行商,可她却从没觉得,自己会一辈子都只是个小行商。

但凡是在柳州学习过的年轻人们,因着只要卖力做活了,就能得到回报,便大多有股敢拼敢闯的劲。

但她又不是有着十分之强生意天赋的人,只能说是脑子有点活络,家人也都是平平,无人能带给她助力。

市司发布的名单政策若是没了,柳州商人们便不会像是以前那么抱团,那她未来想出柳州做生意,也会难度提升许多。

那几人只顾着自己痛快,却是在堵后来人的路。

当时小行商一边白日卖货,晚上备货,睡前则是抽空与家人一同大骂那几个作假的败类,若不是实在是太忙碌,时间也不够用,真恨不得扎个小人诅咒他们世世代代不得超生。

好在,官署并没有因此取消名单制度,只是审查的更加严格了,若是没有审查出个结果,这名单也是不会挂上去的。

对于那些老实做生意,只是顺手帮忙的人来说,若是能查出结果,将自己挂在白名单上,也是意外之喜。

若是没有挂上去,也没什么好损失的,碰上了被救的人知晓感恩,还能得一些谢礼。

因此,这制度便这么一边实行,一边完善下来。

也就有了今日的这个小小行商可以跟随大部队出行的机会。

她没有车马,只凭着双脚跟在后面走,因着那些拉货的车马为了货物安全要行的慢,倒也跟得上,只是走的辛苦了一些,几乎没得歇。

汗水一滴滴落下,小行商只擦擦汗,继续往前。

她来柳州的时间不算短,只是从前都是为他人做工,这才刚刚开始单干,吃些苦头算什么。

坡子县乃是柳州新得之地,且听消息说,今年的大半精力都会放在上面,那儿的水运也开了。

大批劳力通过水运前往坡子县,另外还有驻军在,以及坡子县原本的百姓也在被招工,那儿不比柳州买什么都方便,因此吸引了一部分她这样的小行商。

此刻越快赶到,她的货物就能越快卖完,到时候,便留在坡子县,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商机。

别看如今往坡子县赶的商人多,但和柳州内的商事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人少了,她这种普通小行商的机会才能多。

小行商这么想着,眼神坚定下来,将额头的汗水又擦了擦。

她无家世,家人瞧着也是帮衬不上什么,但好在自己年轻,只要踏实肯干,总能攒下一笔钱来。

怀揣着这样的希望,她一步步坚定走着。

前方,商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如此,柳州新得之地颇受器重,正是最好的发家之时。

众位商人汇聚在一起,或坐在车马上,或推着货物,或用双脚行走,像是一条细长蜿蜒的奔腾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