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城,一座传奇的城市,自从龙武十二年,也就是西历一八五二年建成以来,这座城市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改建。
之所以要用改建来形容,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望海城当初实在太破旧了。
用破旧可能都不算合适,更应该用“穷困”,最初的望海城,就是一座建立在土堆上的城市。
地基是土,上层建筑还是土,除了黄土,还是黄土,如果不是后来往城内移栽了不少当地的热带植被,没准当时就有人要坚持不下去了。
毕竟当时那个时候愿意移民到海州岛的,大多数是来自兰芳南洋这种风景秀丽的地方,一下子让他们来到酷似西北的望海城,很多人是会水土不服的。
而望海城的改变也很快,基本到了第二年,就已经变了样,不仅更像一座城市了,还修建了一批具有“历史色彩”的工厂。
虽然这些工厂基本都不能叫厂,而应该叫工坊,但是对于那个时候的望海城建设,确确实实起了至关重要的建设。
尤其是在最初“偶尔”还要被当地土人围城攻墙的时候,一座有自我修复能力,有后期保障的城市,往往更具有生命力和韧性。
而这也是为什么目前这个世界上,打仗最好不要打那种工业大城市的原因。
而望海城的第三次扩建,则是在龙武二十年时,而那個时间段,刚刚好就是整个海州都督府被册封为海东公国的时候。
在那一年,海东公汤霖望下召,要求招募能工巧匠和建筑大师,重修望海城。
而这个“重修”,其实也基本代表着,望海城正式成为了整个海东国的都城,也就是所谓的首都。
而在这个基础上重修的望海城,实际已经和当初的建筑地址大不相同了,甚至连方向都不一样。
此时的望海城,距离当初靠海的望海城,已经过了一百五十公里,进入到了内陆地区,而最初的那个望海城,除了一部分城市建筑得以保留,其余建筑都被纳入到了“望海港”的规划当中。
也就是说真正的望海城,实际已经完全消失了,留下的则是以海贸为主的望海港城。
而这个所谓的“望海港城”,基本建筑轮廓除了修建了更多的炮台塔楼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在其后方,链接着一条通往内陆地区的铁路。
这条铁路有一个很海州特色的地名:“环海铁路。”
整条环海铁路总长三千二百公里,几乎覆盖了整个海州岛的大大小小各个地区,是那位汤公口中的:“国之中枢,命运所在!!”
而这条环海铁路,当初修建的时候,其实并不像后来某些人说的那样,什么汤公奏表一上,汉皇亲批,汉铁公司屁颠屁颠上赶着来修。
整条环海铁路,完全就是汤霖望用五万望海军,乃至岛中土著的性命换的。
整场战争中,看起来表面上海东国只提供了五万大军,但其实这只是假象,真相是,整个海东国,同时还提供了超过十万的土著劳工,以此帮助大汉帝国在最关键的时候,拿着最宝贵的“性命”,填了最没用的战线。
而也正是靠着这些土著的性命,以及五万大军近三万的伤亡,才换来了这条只出了“半价”的环海铁路。
而当初之所以会将望海城的主体往内陆一百五十公里的地方迁移,将原来的望海城彻底变成了海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汤霖望那“时不时发作”的不安全感。
要知道,自从望海城建立之后,汤霖望就积极备战,以图征服整个海州岛,而他之所以这么积极,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当初望海城,所处的地理位置。
望海城之地,位于海州岛西南沿海,这个地方,刚刚好具有一个天然的良港,在当时那个什么都没有年代,确确实实给整个望海城,乃至望海军带来了“财”和发展的生命力。
毕竟在这个时代,如果一个国家和地方势力,没有出海口和可供使用的良港,那么也就注定了,这个国家或势力,基本很难发展起来,甚至就算发展起来,也大多会为了出海口奔波劳碌,甚至不断的消耗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国力,将本国拖入到了“数不尽,扯不清”的扩张战争中。
而打仗是需要花钱的,打仗花的越多,用在本国上的建设,就会变少,甚至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发生。
而这一点在当初的俄罗斯,现在的东罗马帝国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没有得到小亚细亚地区,乃至地中海方向出海口的时候,整个俄国的命脉基本都在围绕着出海口和不冻港这两个看得见摸不着的死地方。
那场输掉远东和尊严的黑海战争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在得到小亚细亚之后,本来被压抑的国内经济,反而活跃起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俄国的军事压力,尤其是陆军压力的减轻,能够将很大一部分省下来的钱用做国内建设,而非无休止的战争。
而这一点和当初的“老望海城”很像,地处西南的望海城,靠着进出口贸易的补充,一步步发展自身的实力,最后完成了“过江虫”吞掉本地鼠的奇迹。
但是在望海城发展起来后,这种外贸带来的好处,反而越来越成为了制约海州岛发展的负担。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安全”,表面上看望海城地处偏僻,是个安逸之所。
但真实情况是,它的对面就是莫桑比克海峡,是当时具有仅次于英法非洲海军的葡属非洲舰队。
虽然后来靠着外购,尤其是从兰芳淘来的军舰,以及内部的海防,勉强的构建了一套独属于望海城的防御,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毕竟哪怕对面的葡萄牙人不打过来,万一要是待在南非的英国佬打过来,那可就真是“首战即决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