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新殖民与世界秩序的探讨

英国伦敦,一座常年“风雨飘摇”的世界级城市,在整个世界的权力版图中,伦敦一直处于话题的中心。

这个时期的伦敦和后世那个以金融,“国际洗钱”为主业的伦敦完全不一样,最明显的就是在空气中,你就可以闻出这就是伦敦的气息。

整个伦敦,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团团灰黑色的雾气中,在这团充满污染的雾气中,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工业城市。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厂,也可以看到传说中黑褐色的泰晤士河。

而与这一切对应的是伦敦发达的金融业,充满金钱气息的金融城,无时无刻不在操纵这个世界的经济。

当日荷战争爆发后,最先反应的是期货市场,有关香料,橡胶的市场率先大涨,紧接着就是日本的支柱生丝。

与之相伴的就是拥有大量存货的公司股票进入了它们这辈子最接近财富的一次巨大涨幅。

在这种因为战争而产生的市场行情中,早已屯下大量相关期货和股票的金融城公司和银行,不断的炒高行情,最后在巴达维亚沦陷的当天将所有的股票和期货一口气出清。

虽然目前因为荷兰海军战败,巴达维亚沦陷的缘故,有关橡胶,香料,乃至生丝的期货股票还在疯涨,但是信奉不赚最后一块金币的英国金融家,早就带着血淋淋的战利品离开,至于未来必然发生的大跌,其实已经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了。

而金融市场的残酷收割,其实还只是这场战争的一部分缩影,真正让人感到害怕的是,汉国和英国在伦敦以及西京两地的频繁接触。

在这场战争中,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知道,从战争开打的那一刻,战争其实已经和战争双方没有任何关系了。

所谓的胜利,也不过是用来交易的砝码罢了。

这一点,日本人清楚,荷兰人更加清楚,所以在战争中已经基本获取不了胜利之后,荷兰当局就将英国当成了翻盘的唯一希望。

而荷兰这个国家和其他祈求英国保护,主持公道的国家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荷兰是一个低地国家。

从地图上看,荷兰就是除去英吉利海峡之外第二道陆地屏障,且挨着西罗马帝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下,荷兰天生具有和英国讨价还价的能力和本钱。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日本攻占巴达维亚之后,英国内阁就发布了一份所谓的“讨伐宣言”,洋洋洒洒几千个单词,但是归根结底就一句话,大英帝国不同意你们这么做!!

至于大英帝国如何表达不同意,看看不断出港,并赶往东印度群岛保护“侨民利益”的马六甲舰队就知道了,甚至在英国的计划中,必要的时候,印度洋舰队,也可以加入威慑过程中。

至于靠什么威慑,看看那超过二十艘的战列舰就知道了。

一切都是要依靠实力!!

当然,对于大英帝国来说,威慑只是让荷兰人相信大英帝国会继续保护荷兰王国,防止愚蠢的尼德兰人受不了刺激加入到西罗马,拿破仑三世的阵营。

如果说欺骗荷兰是真,那么与汉国不断扯皮的利益交换就是真正需要重视的关键!!

………………………………………

“战争的本质是权力的再一次分配,战争的胜利者将获得失败者所遗留下来的权力!!”

国土论战争篇,作者刘鹏。

看着手中已经看了二十多年的刘鹏签名版国土论,年华渐渐衰老的维多利亚,依稀还能记得几十年前,看到这本书的惊讶,甚至当时她还曾将这本书和战争论相提并论。

但是真正看了几十年后,她发现,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过战争论,毕竟战争论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是和战争有关,对于国家,乃至世界秩序,并没有多深的探讨。

而这本书从一开篇就告诉伱,什么是国家,什么是世界。

虽然有些部分,尤其是过度夸大美利坚威胁的章节,让维多利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但她也明白,一个皇帝,有关当初已经做国王的人,他写的书,不可能没有私心,就像维多利亚女皇自己,她难道在大英帝国的权力架构中没有私心吗??

上一次的暹罗事件,差一点点让整个英国皇室和英国的宪政体系发生剧烈的冲突。

要知道在英国的国家体系中,国王,或者说君主,私自绕开内阁议会对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开战,实际是一种对权力的一次严重的挑战。

英国上议院背后有一道小门,这道小门真正的作用其实不是用来进人,而是防止国王的。

看似这道门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它却具有极高的权力暗示意味,那就是君主终究是要在立宪后面,而维多利亚绕开所有的权力环节,直接指挥远在万里之外,殖民地的军队,实际就是在争夺属于内阁和议会的权力,这一点英国的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

而在这次的日荷危机中,维多利亚女皇实际也是从一开始就在关注,甚至比一般人想象的还要深。

而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她在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就给远在西京的龙武皇帝刘鹏发去了一封暗示十足的祝贺电文,或者用信件,更能够代表这份电文的意思。

在这份电文中,她先是祝贺了汉国对于南洋和平所作的贡献,在这场战争中的关键时刻,没有把局势推向不可控的程度,阻止了一次可能爆发的大国“冲突”,在这里她用的是冲突,而不是战争。

只不过在夸完之后,又莫名其妙的问了一句:“边界在哪,亲爱的刘,我们之间的边界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