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凌晨,攻击下碣隅里的志愿军在经过一夜的激战后,伤亡较大,攻势逐渐减弱。各级指挥员都在调整部署,准备继续攻击。
米军趁机收拢被打散的人员,集合所有能参战的后勤保障人员,在飞机和大炮的掩护下,全力发起反冲击。经过两小时的激战,米军基本恢复了原阵地防线。
然而,志愿军只是暂时撤退,他们是在等待令米军胆寒的黑夜。
下碣隅里东面的东山是志愿军五十八师选定的战役突破口。五十八师师长黄朝天在现地勘察时,出现了不同意见。有的师首长认为下碣隅里已被团团围住,应该采取向心攻击的战术,不要再分什么主攻和助攻,哪个方向发展顺利即为主攻。但黄朝天却坚持认为应该主攻东山。
东山是米军防御的重中之重,将米军防御的强点选择为突破口,似乎犯了兵家大忌。但黄朝天深知,突破了东山,下碣隅里便失去了屏障,米军整个防御体系便会受到极大的震撼。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东山是狼林山脉延伸到长津湖地区的一片小山,米军叫东丘,由多个小高地组成,其主要的制高点为1071高地。
米军防御东山的兵力其实非常薄弱。在巨大压力下,米军兵力不足,明知道东山重要,却没有派出主力部队。防御东山的米军是几个部队临时拼凑起来的,主力是陆军第三师第十工兵营D连,由一百来名米军和一百多名南朝鲜兵组成。
这个混成连当晚20时进入阵地,他们情况不清、战斗意志薄弱,很多人连掩体都没有挖好就被乱枪打死,或被手榴弹炸得支离破碎。负责统一指挥东山作战的陆战一师指挥官也在战斗中阵亡。
米军在付出44人伤亡的代价后,不得不放弃1071高地。一七二团三营副营长吴成祥在凌晨4时率九连和五连牢牢控制了全部东山。
米守军残部且战且退,最后勉强在东山南端的反斜面上停了下来,用炮火封锁志愿军的继续突入。
就在米军如饿狼般妄图重新夺回东山这一战略要地的关键时刻,邱自强所率领的三连接到了紧急命令,要求火速加入这场激烈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