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去卖春联,家里最积极最高兴的还是几个孩子,毕竟宋沛年给画了大饼,只要卖出去了春联就给他们买糖吃。
八十年代,糖对于不富裕家庭的孩子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吃过午饭后,宋母又让宋沛年写了几个毛笔字,见他的毛笔字写得实在不错,宋母就帮着去买红纸还有墨水。
除此之外,宋沛年还让宋母问问有没有金粉墨水,要是有的话也带一瓶,若是没有的话就去颜料店买一瓶铜金粉和清漆,他自个儿调配。
两个小时后,宋母和宋二姐都大包小包回来了。
按照宋沛年的要求,买回来的红纸也分为了两类,一类是质量好点儿的偏硬红纸,一类是平常红纸。
不过这个时候的红纸全都是一大张一大张的,需要自个儿裁成中意的长条。
宋母带着宋二姐他们裁红纸,宋沛年就被一圈孩子围着调金粉墨水。
一家子干得热火朝天,量尺寸的量尺寸,叠纸的叠纸,裁剪的裁剪。
说起来,裁纸也还是个细活儿,一要尺寸不出错,二要不能有毛边纸屑。
稍不留意,那裁出去的红纸就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