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敢为人先

李远方严肃地说道:“同志们,国家对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后,财力上移,镇政府运转依赖县财政转移支付,缺少资金用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要从根本上摆脱镇财政入不敷出的困境,必须大力发展镇域经济,涵养和培植税源。另外,九齿钉耙山景区对外开放后,利润分成也是一项收入来源。

镇办镇办企业利润应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可是从近几年上交的利润来看,简直是惨不忍睹!

企业主要负责人还一肚子意见,觉得他们是给镇政府打工,缺乏发展企业的动力。

这种状况再也不能拖延下去,必须进行改革。具体怎么改?大家都谈谈意见。”

包云峰建议道:“实行股份合作制比较合适,集体占有一部分股份,企业职工占有一部分股份。”

孟中杰摇头道:“镇办企业负责人都很油滑,实行股份合作制以后,用不了几年,就会把集体资产给转移走了。”

杨建章对此有深入的研究,当即发言道:“乡镇企业改革以市场为导向,最早是利润承包,后来发展到资产滚动增值承包,北方实行这种改革模式比较多,南方已经发展到股份合作制、股份制。

从清河镇办企业现状来说,还是实行股份制改革比较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企业管理层收购,另一种方式是全体职工入股,这两种方式都是企业人员出钱买下集体工厂。

镇办企业改制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企业改制后,管理层和职工的积极性会提高,效益会变好,上交的税金也增多;二是镇政府甩掉包袱,还增加了财政收入,特别是卖掉镇办企业的钱,可以解镇财政燃眉之急。”

他的这番解释浅显易懂,不仅说清楚镇办企业改制的方向,并且描述改制后的美好前景,大家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暗暗称赞。

包云峰听后怦然心动,特别是杨建章最后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他,只要把镇办企业卖出去,财政有了足够的资金,他这个镇长就好当了,能够办很多事。

至于以后怎样,根本就不用管,他干过这届就要调动工作。

他首先表态:“我赞成建章镇长提出的股份制改革思路。”

王昌建提出疑问:“我怎么感觉这种改革有点问题,特别是管理层收购,厂长把工厂买下来,那他不就成了资本家了吗?”

董清萍笑着说道:“王主席,国家大力鼓励引进外资和发展民营经济,外国资本家都进来了,还怕国内出现资本家?企业发展好了,除了解决就业,还会多交税,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孟中杰深有同感:“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很多人说是走封建主义道路,要出来地主。十多年过去了,这项改革非常成功,没有人愿意再回到过去。

我有一种感觉,现在到了对工业企业改革的时候,先从乡镇企业开始,再发展到国有企业,最终都要改革,建立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