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诸如此类的例子太多,秦朝末年,大明后期,不都是百姓饭都吃不上,才被逼无奈起事的吗。
因此,只要是事关农耕,就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不得不慎重。
“文和,你的意见呢?”
贾诩迟迟没吭声,被问起后也摇头道:“我与奉孝意见相同,上次只是对付东魏,同时与中原五国开战,不太现实。”
“除非…能彻底稳定东魏的局势,收服民心,归顺大渊。”
“这样的话,即便打不了中原五国,但灭了大齐还是有机会的!”
贾诩是辅相,郭嘉的副手,很多具体的政务都由他去通传了解。
殿中的三人,他是最了解底层情况的。
二人各自表达意见,李鼎点了点头,“你们的意思朕明白了,退下吧。”
望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李鼎心情沉重,忍不住的喃喃自语,“看来问题的关键,还得是孔明那边。”
攘外必先安内,东魏如今也算是大渊内部,国家疆土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鼎照常上下朝,但心却飘向了千里之外,等着东魏送来的奏报。
每个月初,中,末,诸葛亮都会送来关于东魏政务的奏报,一共三次。
这天已是入夜,星月明稀,晚风阵阵驱散白天的炎热,李鼎坐在龙床前,迟迟不肯躺下入睡。
一旁侍奉的赵高关心其身体,凑上前,有些着急的劝解道:“陛下,夜深了,您得注意龙体啊!”
“朕睡不着,东魏的奏报应该快来了。”
“算算日子,应该是明早才到。”赵高掐着手指一算,小声提醒。
李鼎却起身,走到殿门前,望着眼前昏暗的御道,突然下旨,“你去看看,说不定已经到宫门口了,因为宵禁,所以才送不进来。”
……
赵高直接被说懵了,但看到主子如此心急,也没再多说,领着两个跟班,迈着小碎步赶往宫门处。
一刻钟后,看门的侍卫见这么晚还有人来,当即大声质问,“做什么的,宫门宵禁,不许任何人进出。”
“哟,瞎了你们的狗眼,如此大呼小叫的,是认不出我干爹吗?!”赵高身边的小太监,狗仗人势的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