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青州,官府刚刚接到中央的通告,正在进行紧急讨论。青州的地方官员,一位四十岁左右、满面愁容的中年男子叹气说道:
“我理解朝廷的命令,可我们当地的实际情况大家也都清楚,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灵活的办法。”
一名幕僚提醒道:
“是的,长官,光是下达命令是不够的,还得结合我们青州的实际情况。希望我们谨慎行事,不要触怒上方。”
小主,
而那位愁容满面的官员听了这番话,立即言辞严厉地反驳:
“灵活可以,但绝对不能瞒天过海。一旦出错,我们的官职恐怕都难保。”
在各方的勾结中,既充满了推动改革的希望,也存在退缩和观望的不安。
太子府内,灯火通明,气氛依旧沉重。李承乾站在案前,手中拿着豪强大族的最新动态,思绪深远。
“禁奴令推行以来,一直遭遇抵抗,这不仅关系到法令的推行,更触动了他们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找到关键切入点,才能打破僵局。”李承乾语气坚定地说道。
身旁的军师看着桌面上铺开的地图,眉头紧皱:
“殿下,豪强大族处心积虑,此路艰难且漫长。他们在地方扎根深厚,想要彻底革新,绝非一日之功。”
李承乾环视着几案间热烈如沸水般的讨论,深知这场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皇恩浩荡,却难敌家族的私欲,这是不公平的交换。确实棘手,但并非毫无办法。”
回到书房中,李承乾再次与政事大臣讨论如何保证新法律的执行。
“我们必须立即对豪强大族转移奴隶、虚报奴隶数量的行为进行监控,绝不手软。”
大臣轻轻摇头,语气沉重:
“我们缺乏支撑禁奴令全面执行的法律细则,若无法可依,监管也将成为无本之木。”
“那就强行制定一个细则。”李承乾坚决回应:
“我们需要通过法律条文规定,一旦发现转移奴隶的行为,立即进行惩处。允许官府介入,直至将其全部财产冻结,以作警示。”
与此同时,百姓的矛盾情绪也在社会各个角落蔓延。在京城的另一端,一间破旧的茶馆里,聚集了不少盼望改革的百姓,他们正在讨论着禁奴令的影响:
“禁奴令本是好意,可就算推行了,我们这些人还是深陷贫困之中。”一位工匠苦涩地说道。
“是啊,但至少没有了买卖奴隶的压榨,说不定日子还能好过一点。”
顾客们相互低声交流着,就像茶馆外面不停的小雨。
而在官府之中,几位青州的地方官员正在密谋:
“一族暗中转移奴隶,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将这种行为公之于众。”
另一位官员看了看同伴,言辞含糊地说:
- “希望真能做到...但也要注意我们自己的施政策略,不能正面对抗,毕竟他们势力强大。”
这种情况李承乾早有预料,但在体制和制度完善之前,他日夜都在建立新的制度与取得最新成果的边缘挣扎。
豪强大族的抵制给民族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压力,但也促使太子深入思考如何在学校、农业、手工业和更广泛的社会领域推行更广泛的改革,以减轻他们对奴隶经济的依赖。
在太子府的一间宽敞的议事厅里,李承乾召集中央各部门的官员,共同商讨应对豪强大族的策略。
“我们面临的挑战不只是简单地执行禁令,而是要改变一个长期存在的剥削体系。”他严肃地开场,“我们需要一个突破点,必须展现出中央的决心和实力。”
财政部门的负责人,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臣,站起身来:
“殿下,我们可以从经济方面入手。立即冻结涉嫌违规买卖奴隶的贵族财产,以作警示。”
刑部尚书也跟着提议:
“同时,对于那些最为激进的几个贵族家族,应当给予公开的惩罚以作警示,确保法令的威严不受侵犯。”
“措施要有力,但也要避免过度对抗,以免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李承乾仔细地补充。
随后,行动开始了。各个部门协同合作,一批监察官员下到地方,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监督行动。他们手持中央的特令,监察那些被指控违反禁奴令的贵族家族。
“你们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最新的法令,立刻停止所有非法交易,否则将面临极其严重的后果。”监察官员在一位贵族家中严肃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