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军制是个麻烦事儿

苏太安神情专注且认真地将自己所知晓的关于三大营的详细情况,毫无保留、一五一十地缓缓讲述了出来。

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些信息的自信,每一个细节都被苏太安描述得极为细致。

通过苏太安的讲述,朱克清对三大营的存在也的确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朱克清就这样静静地坐在那里,仔细聆听着苏太安的每一句话。

时不时点点头,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

随着苏太安的讲述不断深入,朱克清的脸上也渐渐浮现出思索的神情。

眉头微微紧锁,那皱纹仿佛诉说着他内心的纠结与思考。

无他,苏太安所阐述的想法固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但却始终没有让朱克清产生那种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感觉。

三大营的建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值得借鉴之处。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它毕竟是诞生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而并非是适应火器时代发展需求的完美建制。

在时代的长河中,科技如同奔腾不息的洪流,始终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和进步。

当这股力量延伸到军事领域时,所带来的变革更是显而易见且深刻无比。

武器装备作为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未停止过其推陈出新的步伐。

从最初的简单冷兵器,到逐渐发展起来的各种火器,每一次的变革都对战争的形态和战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拿当下的十七世纪来说,装有刺刀的燃发枪已然成为欧洲步兵手中的标配武器。

这种武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战争的方式和节奏。

随着火枪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一种看似有些笨拙的战法。

排成横线,进行“互相枪毙”的战术开始在欧洲大陆上大行其道。

这种战术,在朱克清这个穿越看来,或许有些傻,但却有着其存在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