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这就是你说的演起来像张嫚玉的那位韩国女演员?”
“对,我看了这部电影,我总能在她身上看到‘张嫚玉’的感觉,细看又不像。”
“欧美评委就这么喜欢‘张嫚玉’的调调嘛。”
“或许吧,我还没当过戛纳电影节的评委呢,我也评价不了这帮人得口味。”
紧接着,最佳男主角颁给了《驱逐》里的康斯坦丁·拉朗尼柯。
“最佳导演奖——《母亲》李元青!”
听到自己的名字,李元青是有一点遗憾的。
但他很快调整心情,捧着刘奕菲的脸亲了一口,开心的走上领奖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从张嫚玉手里接过奖状后,李元青才从容发表感言。
“感谢戛纳电影节组委会,感谢全世界我的影迷朋友,是你们的认可让我站上了领奖台。五年前,我的电影事业在这里启航,五年后,我拿着最佳导演感谢所有爱我的亲人和朋友。谢谢我父母的支持,谢谢电影全体主创的共同努力,最后还是要感谢奕菲,我爱电影同时更爱你!”
他走回自己的座位后,刘奕菲与她紧紧相拥。
刘奕菲在他怀里轻声说道。
“在我心里,你值得所有最佳奖杯。”
李元青已经放下了金棕榈的执念,开玩笑道。
“我也值得最佳女主角?”
刘奕菲轻轻捶了他一下,都这个时候了,非要破坏氛围。
台上依然在颁发奖项。
评审团奖发了个双黄蛋。
其中有一部《我在伊朗长大》,伊朗当局没给批文,但戛纳就是要恶心伊朗,不仅同意参赛展映,还要给它颁个奖。
评委会大奖给了《殡之森》。
这电影很治愈很干净,浓浓的日本小清新风格。
最后的金棕榈不出所料给了罗马尼亚《四月三周两天》。
李元青觉得这电影拿金棕榈没什么问题。
可是,科恩兄弟的《老有所依》呢?
一个奖都不给?
戛纳电影节还真是有个性。
颁奖典礼结束后,李元青接受了一次专访。
“李导,首先恭喜你拿到最佳导演。这次没拿到金棕榈,会有遗憾吗?你觉得为什么组委会给你颁最佳导演呢?”
“还好,我们更应该专注于电影,有奖项认可就好。至于组委会的想法,我觉得他们应该是更认可我在拍摄技法上的创新和突破,这份新颖的构思更适合最佳导演。再说了,我还年轻,这次不行就下次吧。”
“那你下次是什么时候呢?”
“这谁能说的准?上次来这是五年前,要不我们再定个五年之约?五年之后,我再来向大金棕榈发起冲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