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退去后,御书房内陷入了一片寂静,唯有张献忠手中的笔在纸上摩挲发出的沙沙声。
他眉头紧皱,目光在面前的名册和各种典籍之间来回游移,时而拿起笔在纸上写写画画,时而又搁下笔,用手揉着太阳穴,陷入沉思。
“李定国,战功卓着,镇守边疆,其忠勇可嘉,理当重赏……”
张献忠喃喃自语道,手中的笔在李定国的名字旁轻轻点了几下,随后又划去了刚刚写下的几个字。
“可这爵位若是给高了,其他人难免心生嫉妒,于内部团结不利;
给低了,又怎能对得起他为朕立下的汗马功劳?”
他又翻开一本记载着前朝爵位制度的典籍,仔细端详着其中的规制和事例,试图从中找到灵感。
“刘文秀,足智多谋,在诸多战役中出谋划策,为朕排忧解难,其谋略之功不可忽视……
孙可望,勇猛有余,且颇具领导才能,所率之军纪律严明,作战勇猛……”
每念及一位将领的名字,张献忠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他们在战场上的身影和过往的功绩,手中的笔也随之不停地记录着、修改着。
就这样,日复一日,御书房内的烛火彻夜长明。
张献忠废寝忘食地斟酌着每一个细节,权衡着各方利弊。
时而因为一个合适的爵位安排而面露欣喜之色,时而又因为难以平衡各方利益而愁眉不展。
终于,在建国前一天的深夜,张献忠长舒一口气,放下手中的笔,看着眼前那写满了密密麻麻字迹的纸张,眼中满是疲惫但又透着一丝欣慰。
“总算是完成了……”
他轻声说道。
纸上详细地列出了每一位将领的爵位和相应的赏赐,既考虑到了他们的战功和贡献,又遵循了之前定下的“对外戚不得封王,且爵位不再世袭罔替,隔一代降一级”的原则。
同时还结合了新设立的国子监和演武堂的激励机制,确保整个赏赐体系既能激励将领们继续为国家效力,又不会对国家的长治久安造成隐患。
张献忠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酸痛的身体,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那即将破晓的天空,心中感慨万千。
“明日便是新的开始,朕希望这份精心准备的赏赐,能成为我大汉王朝繁荣昌盛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