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婉微微垂眸,语气不疾不徐,将自己在江南推行的改革措施娓娓道来。从兴修水利,到推广新作物,再到建立学堂,鼓励商贸,她事无巨细,一一陈述,并将这些措施带来的积极影响展现得淋漓尽致。
皇上听得认真,不时点头,偶尔还会询问一些细节,谢婉皆对答如流,沉着冷静,举止有度,令人心生敬佩。
“好!好!好!”皇上龙颜大悦,连说了三个好字,“婉儿,你做得很好!这些年,江南一带饱受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如今在你治理下,竟有了如此起色,实属不易啊!”
谢婉谦逊道:“这都是皇上圣明,臣女不过是尽绵薄之力罢了。”
“你能有此心,朕心甚慰。”皇上欣慰地看着谢婉,眼中满是赞赏,“江南之事,你便继续放手去做,若遇难题,可随时进宫面圣。”
“臣女谢恩。”谢婉叩首谢恩。
谢婉离开皇宫后,心情轻松了不少,皇上的支持无疑给了她一颗定心丸。然而,她心中清楚,改革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会遇到重重阻碍。
果不其然,就在谢婉回府后的几日,一股暗流开始在京城涌动。
赵权贵,京城有名的皇亲国戚,仗着祖辈的功勋和皇上的宠信,在京城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而谢婉在江南推行的新政,首当其冲触犯的便是这些人的利益。
“这谢婉,好大的胆子!”赵府内,赵权贵将手中的茶盏狠狠地摔在地上,怒火冲冲,“她一个小小女子,竟敢插手朝廷政事,还妄想动摇我等的根基,简直是痴心妄想!”
“老爷息怒,”一旁的心腹低声劝道,“这谢婉初来乍到,根基不稳,我们不妨……”
赵权贵眯起眼睛,闪过一丝狠厉,“你说得对,对付这种人,不能硬碰硬,得从长计议……”
几日后,京城的大街小巷开始流传关于谢婉的流言蜚语。有人说她假借改革之名,实则中饱私囊;有人说她心狠手辣,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更有人说她野心勃勃,想要取而代之……
这些谣言如同瘟疫一般,迅速在百姓之间蔓延开来,原本对谢婉抱有期待的人们,心中开始泛起嘀咕,原本支持改革的声浪也逐渐被质疑和抵触所取代……
谣言像春日里疯长的野草,看似无害,却有着惊人的破坏力。短短几日,谢婉推行的改革政策便在流言的侵蚀下,蒙上了一层阴影。
“听说了吗?那谢家小姐看着温婉贤淑,背地里却是个贪得无厌的!”茶楼里,说书先生故作神秘地压低了声音,成功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可不是嘛!我那远房表哥就在江南,说是亲眼见过她强取民田,逼得人家家破人亡!”另一个角落,几名男子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编排着谢婉的“罪行”。
起初,这些流言只是在市井之间传播,但很快便蔓延到了朝堂之上。一些原本就对谢婉心存芥蒂的官员,开始借题发挥,公开质疑谢婉的改革政策,甚至上书弹劾她“居功自傲”、“结党营私”。
身处风暴中心的谢婉,却显得异常平静。她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仔细翻阅着来自江南的奏报,试图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姐,您已经一整天没有吃东西了,这样下去身体怎么受得了?”贴身丫鬟绿珠端着一碗燕窝粥,心疼地看着谢婉。
谢婉放下手中的书卷,揉了揉眉心,轻叹道:“我没事,只是这些谣言传播得太快,我担心会影响到江南的改革进程。”
“小姐不必忧心,”此时,沈青从门外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叠信件,“这是属下刚收到的消息,那些流言都是有人故意散播的,目的就是为了 诋毁 您,阻挠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