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治理一方

【在声名日盛的情况下,杜伏威也迎来了一批新的投奔人员:读过书的士人们。】

【对于大部分势力而言,有没有士人投靠其实是关键一步。】

【如果能够有士人投奔,一来,这些士人能够给这个势力提供相当大的助力,包括建立更加完善有效的制度,完善相应规章律令和组织,带来更多有用、普通百姓大部分无从得知的消息,帮助首领分析信息制定计划,给首领讲解历史案例以史为鉴……

虽然也有话叫做“百无一用是书生”,但大多数情况下,读书人——特别是在科举广泛推行之前的隋朝的读书人,用处还是很多的。】

【二来,这代表着杜伏威已经得到了一部分士人的认可,而在古代王朝之中,士人、读书人这个群体其实在大多数时间才是那个代表着“民意”的群体。

因为当时识字率的低下,任何一个士人在当地都有着不小的威望和影响力,很多时候,地方百姓们比起官府,更愿意听从这些士人的意见。

也由此,士人们手中总是会掌握一定的资源,这些资源或许不是很多,但总也有些用处。】

【而对于杜伏威而言,士人群体的加入,带来的影响也是显着的。】

【在这些人的辅佐下,他放弃了之前的流寇、流窜作战的方式,转而认真经营自己控制的地盘,真正开始打造自己的根基。】

【同时,他治下的这些地方,只收非常低的赋税——当然不可能不收;此外,对于贪官污吏,杜伏威下令,只要一经发现,无论情节轻重,一律处死。】

【这或许是和他曾经的出身、这些年看到的民间情况有所关联,而这个做法,虽然在大多数时候都不为朝廷、皇帝所赞同,但在这里,却让杜伏威得到了治下百姓的大力支持。】

朱元璋难得比较赞同一个造反首领的做法。

——自他登基以后,他对于各路起义前辈们的态度就堪称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完全调转了。

不过,杜伏威对于贪官污吏的做法,朱元璋还是很赞成的:“就是这样,那群贪官污吏,残害百姓,危害朝廷,竟看不出一丝的作用,他们只要活着一天,就是祸害大明江山一天,朕如何能留得?!”

不论是他年少时期的亲身体会,还是他征战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种种经验,亦或者是建国登基之后的治理过程,从穷苦百姓,到争霸首领,再到天下之君,这三种经历,三种视角,都让他深深体会到了一个真理:贪官污吏毫无正面价值。

对于百姓而言,这种官吏就是压在他们头上的大山,对于百姓们的残害甚至胜于其他所有——一个在自己生活的地方,长期任职,拥有绝对权力的人,就是大部分百姓家破人亡的主要原因。

只要朝廷还算可以,那当遇到天灾的时候,总也有些粮食等储备,可以用来救济灾民。但贪官污吏就不一样了,只要这些人存在一天,就能把朝廷和百姓都祸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