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坐镇府衙,忽然得知主公已到襄阳,虽不明就里却也喜出望外。他与刘备一起举事,名义上是同事,实际上与兄弟无二。自得荆州之后,关羽一直带兵在外,同刘备已许久未见,忽闻人就在眼前,极重感情的关羽怎会不欢欣鼓舞?
“主公亲临襄阳,何不提前知会一声?关某也好率部出城迎接,早些与主公会面。”
府衙外,关公挺立着他那远高于常人的身姿,远远望见刘备的入城队伍,立刻躬身拜倒,高声向刘备请安。
“云长不必多礼。”
左将军见关羽阶前下拜,急忙催动马匹来到近前,一个翻身跳下马来,将关公一把扶起,大笑道:“吾此来所为私事,还是隐秘些的好。”
“私事?”关羽闻言不解。他追随刘备几十年,可从没见过主公有这样放在心上的私事,为了它能从公安一路坐船追到襄阳来。
“不知是何私事,令主公亲身而来?”
“哈哈,不忙说。咱们兄弟许久未见,我已命人去请翼德,今日一醉方休,再言其他。”
左将军虽为女儿的婚事而来,但老战友久别重逢,怎能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呢?因此半路就来了兴致,要搞一场说醉就醉的聚会。
关羽闻言会意,嘴角也咧了起来。人言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说得就是这样的关系吧?大丈夫建功立业,能有个把自己当兄弟的领导,人生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主公,将军。郡守府尚在准备,还请先去府衙稍歇,待一切妥当再请主公前往。”
说话这人中等身材、五官清秀,面容因常年风吹日晒显得有些黝黄。头发胡须梳理得齐齐整整,显见是个仔细认真的性格。
关羽见了此人,点头给刘备引见。
这人姓赵名累、字勉之,南郡襄阳人。自幼丧父,母亲独自抚养他读书长大。本欲让他投个官职养家糊口,不期曹操南征、刘琮献城,赵累母子不愿降曹,于是跟着一众难民出城,投奔了刘备的南下队伍。谁料长坂坡被曹军追上,赵母死于乱军之中。赵累悲恸万分,愤而投军,就此加入了刘备的队伍。因在赤壁之战中表现突出,被拔擢为军需官调往第一军任职,此后平步青云,被关羽发现并任命为军督运使,主管第一军的后勤工作。
赵累口中的郡守府当然便是刘表当初的府邸,这里曾短暂地给刘琮和曹操居住过,满宠驻守襄阳时也住在这儿。关云长接管城池后,认为郡守府只有主公才能使用,故而只派人维护,自己在府衙居住办公。今天忽然听说主公来了,这才急命赵累去收拾打扫,稍后安排入住。
刘备听完赵累的汇报,对这个干练的部下十分赞赏。作为领导,他想表示一下对部下的关爱,于是很自然地一只手拉住关羽,另一只手拉住赵累,语重心长地说:“勉之,有你相助云长,吾心安矣。至于那郡守府不必收拾了,景升仙逝经年,去了只有睹物思人。吾与云长就去府衙饮酒叙旧便了。”
说罢一手拉着一个往襄阳府衙走去。
赵累被主公这一拉手,心头顿感一阵暖意。他侧目看向关羽,见上司点了头,便急忙抽身闪在一旁,拱手向刘备报告:“既如此,属下先去府衙准备,主公且与关将军缓行。”
赵累说完转身跑去安排,左将军同关将军则不急不慌地往府衙的方向边走边聊。
“云长,襄阳防务如何?北岸可有动静?”
“禀主公,自徐晃到此,两军各自据河而守,并无冲突。近闻曹操调回徐晃,换曹仁驻扎樊城,却未知真伪。主公放心,我军已沿江遍布哨探,曹军如有异动,定可及时反应。另外仲邈的水军亦可自江陵来援,料无危险。”
刘备闻言点头:“有你在此我自然放心,城中安静否?”
“夜枭于城内广设眼线,重点监控蔡、蒯等与曹操有关联的氏家大族。其他民生活动一切如常,我军并未过多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