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此,多年来诸葛亮一直默默地关注着刘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知悉了大量李基的事迹。
可诸葛亮即便自命不凡,但也不敢肯定在国士侯如此年纪便能行如此种种非常人之事。
且在抵达了吴郡后,诸葛亮之所以四处转悠了一阵,便是打算实地亲自了解一番李基的治政理念是否与己相符,再行拜师之事。
以结果而言,诸葛亮觉得国士侯既心怀仁德,又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才。
甚至让诸葛亮对于国士侯都不免升起几分尊崇之心,觉得今后若有国士侯如此能力与成就亦不枉此生了。
正是因此,诸葛亮才彻底下定决心上门拜师,且决心待有学成之日,便为刘皇叔献上微薄之力,早日匡扶汉室,平定乱世。
而骤然感觉到了所尊崇的国士侯,如此看重自己,愿以同道友人相待,这让诸葛亮顿生一种微末之中骤逢知己的感觉。
尤其是有陈群的轻蔑在前,这更是显得李基的折节下交难能可贵,让诸葛亮心生感动。
反应过来的诸葛玄连忙开口道。
“承蒙国士侯看重亮儿,能让亮儿拜于国士侯门下听训已是亮儿的福分,如此黄口小儿岂敢称与国士侯为友?”
李基摆了摆手,不以为然地开口道。
“我的年岁与诸葛亮长不了多少,便是平辈论交亦无不可,且……”
李基的声音略微一顿,回想起史书中对诸葛亮的记载,那可是常以管仲、乐毅自比,点评友人之才不过刺史郡守,自号“卧龙”,可见其年少之时亦是自傲之人。
“我曾耳闻诸葛亮在家读书也不过自学,便已颇有才学,可见其聪慧程度。如此早慧之材,也未必就轻易拜他人为师。”
只是李基的话音才落,诸葛亮便是躬身一拜,口称。
“老师,诸葛亮有礼了。”
这让李基险些一口气没能喘上来,看着诸葛亮那一副认真的模样,一时反倒是不知道说些什么了。
尤其是诸葛亮那明明不过是少年模样,但沉稳气质比之夏侯兰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时间,李基甚至觉得诸葛亮身上这沉稳过头的气质似乎有些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