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生产基地

捡漏王陆飞扬 彭文鸿 2271 字 3个月前

电梯门一打开,杨潞飞吃了一惊,只见走廊上站满了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八九人之多。

吴振邦先一步出了电梯,打算向杨潞飞一一做介绍。

“您好,吴老爷子!”

杨潞飞紧跟着出了电梯,向众人中间的白发老人问好。

来之前他就做了功课,知道珠宝玉石协会能够走到如今,吴振宇老爷子功不可没,自然认识眼前的白发老人。

“你好,杨先生,看到你就想到一句话,叫做长江后浪推前浪,以后这个行业就要靠你们年轻人了!”

薛飞带领团队到四会后,多次拜访吴老爷子等协会领导,向他们阐述过东澳珠宝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向。

对于东澳珠宝的“挖掘发扬华夏传统玉文化,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理念,吴振宇是非常称赞的。

吴老爷子做了一辈子玉雕,深深的体会到了玉石饰品除了实用性观赏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华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内涵,并由此推动的艺术价值与文化认同。

而薛飞阐述的虽不到位,但是也基本上把杨潞飞要求的这种东西说的很明白了,吴老爷子琢磨之后也认为这样做玉雕才更有意义。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在郭晓峰的张罗下,东澳珠宝已经是国家和南粤省珠宝玉石协会的单位会员 ,吴振宇作为省协会的个人会员是知道这个情况的,自然也多看重几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爷子,像您这样的手艺人才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定海神针,时刻校准我们前进的方向啊!”

要说夸人,杨潞飞肯定不输任何人,何况吴振宇这样的老人值得尊敬。

在网络上,关于吴振宇的帖子可不少,杨潞飞觉得其中最有远见的是老爷子倡导并亲自编写教材亲自任教的协会与某高校合办的陆子冈玉雕学校。

这所学校为大专三年制,是国内最早的培养玉雕专业人才的学校,二十多年来,为行业输送了上万名合格的玉雕师,有不少已经成为了国家级的玉雕大师。

在这之前,玉雕行业基本上都是师傅带徒弟,父带子一般心口相传,说敝帚自珍也好,说保守也罢,很多玉雕技艺就这样消失了。

吴老爷子是国内第一个打破了这种陋习的手艺人,使得玉雕技艺在这里生根发芽,发扬光大。

而且,东澳珠宝在四会的顺利落户,也和老爷子的支持分不开。

于情于理,杨潞飞都不能慢待了吴老爷子。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吴振宇才拉着杨潞飞的手,去了三楼的接待室,宾主双方坐定后,老爷子又介绍了在坐的协会其它副会长。

在礼节性的交流之后,借着这个机会,杨潞飞将东澳珠宝的经营理念和运营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才打消了不少人的担忧。

可以说,东澳珠宝并不是一头与其它珠宝企业争食的狼,而是一杆引领大家出海的旗。

首先,东澳珠宝的原材料全部从缅甸过来,而且,还会开发金银宝石饰品,不会与当地企业抢夺稀缺的玉石原材料。

其次,东澳珠宝会雇佣几百名玉雕师以及辅助人员,安排劳动力的同时,还能创造数目可观的税收。

再次,东澳珠宝主打国内高端及海外市场,产品定位与本地企业的重合度不高。

这也是杨潞飞与薛飞团队反复讨论之后,所作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