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林如海的酬谢?

儒门至圣 山炮 1179 字 1个月前

杜预没有推辞,将圣笺拿好。

他知道,这是田洪凤安危自己关切——堂堂四品学政,竟然关心一个童生的安危,传出去震惊一大片。

“还有”

田洪凤从袖子中拿出一本书:“此书你拿回去,要好生揣摩。”

杜预接过来一看,是一本不知名的笔记,第一页上写着:“谈说制文,援引古昔,必须眼学,勿信耳受···”

“此乃我撰写的《谈说制文》,心得。”

田洪凤飘然站起,走向后宅头也不回道:“秀才与童生试不同,是制文。诗词虽然还占/有比重,但比重已大大下降。到考举人、进士时候,更主要是制文。”

“你虽然做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滁阳楼记》等名篇,但都是自创文章,制文乃是考试命题文章,与自创完全不同。你要就考试题目制文,不能天马行空,自由发挥。”

杜预心中感动。

《谈说制文》,是田洪凤自己写的心得,名不见经传。但这可是一位两榜进士的心得体会啊!

偌大中唐人口亿万,读书人至少几百万,但全国每三年科举才取士区区200人!

可以说,每一个金榜题名的进士,都是制文大师!

而这世界虽然没有孔子,没有名篇,但也绝非任何一个现代人来了,都能当文抄公,走上人生巅峰!

因为,从考秀才开始,重点便从诗词转向制文!

制文,就是八股文!

科举考试,又名八股取士,可见八股文在考试中的极端重要性。

虽然诗词还作为一项考核内容,但乡试、会试、殿试三篇花团锦簇的锦绣文章,才能真正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命运。

而一个两榜进士,能将制文心得倾囊相授,对读书人来说这可是万金不换的宝贝,如同一个高人耳提面命,亲自指点,可见极端重视。

杜预走出田府,回到陋室中。

没想到,一个人站在黑暗中,仰头望月负手而立,气机强大而孤寂,自带拒人千里之外的冷傲。

他讥讽地看着屋顶破洞、漏风破窗、家徒四壁,满脸都是不屑。

林如海?

“林,林大人?”

杜预目光一凝。

林如海,为何会在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