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志愿军入朝时用的是小米加步枪,装备与美军相差悬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即使是刚刚入朝时,志愿军的装备也不是小米加步枪。
1950年秋冬时节入朝的志愿军,是一支以步兵为主、以轻武器作为主要火力的军队。那时候的武器装备,基本上是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缴获的,有日制、美制、英制、捷克制等等以及国内兵工厂生产的,而且极少自动枪。
就火炮和枪械而言,就产自世界上24个国家98家兵工厂,其品种和型号多达110种。仅步枪口径从6.5毫米到11.43毫米多达13种,各种枪械的型号更是多达几十种,口径繁杂、样式各异,被称为“万国造”。 步枪、机枪子弹不通用,后期补给十分不便。
于是,志愿军只好按武器的口径、型号进行了统一调配,以师、团为单位集中使用,如38军基本使用日制三八式步枪,40军多使用美制M1917型步枪。
而且很多子弹、炮弹(特别是美制大口径榴弹炮),国内还生产不了,基本上就是打一发少一发。
火炮方面,初期志愿军每个步兵连配备3门60毫米迫击炮,每个步兵营配备3门81毫米(或82毫米)迫击炮,每个步兵团配备4门70毫米步兵炮、4门107毫米迫击炮(不足由81毫米或82毫米迫击炮来弥补),每个步兵师配备12门75毫米山炮,每个步兵军配备9门六管火箭炮、9门单管火箭炮、36门105毫米榴弹炮、12门37毫米高射炮。
这一时期志愿军的炮兵骨干无疑是迫击炮,志愿军对迫击炮的娴熟运用,给予了美军以沉重打击,因此美军对志愿军的迫击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1951年夏,志愿军的炮兵部队开始全面换装,各步兵师全部配齐炮兵团,苏制122毫米榴弹炮和美制105毫米榴弹炮全面取代原来的75毫米山炮,成为炮兵部队的主力火炮。
另外,志愿军还有总部直属的王牌炮兵武器——16管132毫米火箭炮,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咯秋莎”火箭炮,这是中国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紧急向苏联购买的,堪称志愿军的宠儿,备受优待,行军路上所有的人车都会不约而同为它让道。
由于其发射时会产生大量火药与烟雾,极易暴露发射阵地,所以确定火箭炮参战时都事先选择好发射阵地和炮击目标,计算好射击诸元,然后由警戒部队护卫开道,直奔发射阵地,展开后立即开火,射击一完就火速撤离。一般只在阵地上停留四五十分钟,使美军来不及组织报复性还击。
到阵地战后期,志愿军的炮兵工事已经由野战工事、有盖掩体发展到半坑道式掩体,可以有效地掩蔽火炮免受空袭损失。到1952年秋季的上甘岭战役期间,志愿军炮兵虽然在火炮数量、口径等方面还不及美军,但已经通过机动和集中使用,可以和美军炮兵展开炮战。
到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期间,志愿军炮兵已能在25公里正面集中1360门火炮,并做到了火炮疏散配置,火力有效集中。
下面,我们以第38军为例,看看志愿军的武器装备情况。
第38军下辖三个步兵师(112、113、114师),加军直属部队共4.26万人。
步兵师每师编有三个步兵团,支援火力仅为一个山炮营(配12门日制41式75毫米山炮)和一个迫击炮营(配12门120毫米迫击炮);
每团下辖三个步兵营,支援火力为一个步兵炮连(配日制92式步兵炮4门)和一个迫击炮连(配82毫米迫击炮4门);
每营下辖三个步兵连,支援火力为一个迫击炮排(配3门81或60毫米迫击炮);每连下辖三个步兵排,支援火力为一个迫击炮班(配3门60毫米迫击炮)。
第38军全部支援火力为火炮190门,而美军一个步兵师就有火炮352门。也就是说,志愿军一个军的支援火力,只相当于美军一个师的一半!
第38军全军只有153辆汽车,而美军一个师,就拥有各种机动车3800台。
由于缺乏机械载具,志愿军的火炮很难机动,常常导致需要的时候用不上。而平均每4人就有一辆车的美军,则是标准的摩托化部队,能够在关键时间、关键地段集中兵力和火力,使得双方的火力差距拉得更大。
再看看第39军。
入朝作战时,全军辖3个师,约4万人,与同时期美军2个师的规模差不多。
第39军装备日制38式步枪7320支,中正式步枪1512支,美制春田步枪2408支,冲锋枪(主要是美制汤姆森和英制司登)3058支,捷克式、歪把子、布仑式轻机枪907挺,日制92式重机枪7挺,M1917重机枪155挺。
以上合计步枪支,冲锋枪3058支,轻机枪907挺,重机枪162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中,汤姆森冲锋枪、M1917重机枪都是朝鲜战争时美军的制式装备,春田步枪与美军当时制式M1步枪是同一个厂家(春田军械)生产的,性能有差距,但不构成代差。捷克式轻机枪也是久经考验,与美军班组机枪BAR相比没有劣势,二战期间还是捷克的制式装备。
除此之外,火炮方面,39军有60mm、82mm迫击炮369门,107mm化学迫击炮(可以发射化学炮弹也就是毒气弹和烟幕弹)12门,日制92是步兵炮24门,美制75mm榴弹炮12门。
再看美军方面,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很高,作战机动几乎全部机械化和摩托化.还可以在空中和海上机动,后勤补给均不受威胁。
飞机、坦克和火炮数量多,火炮威力大,射程远,通信设备和战场侦察手段先进,并且弹药充足,具有巨大的火力优势,中国军队70%~80%伤亡为美军火炮所致,7%~8%伤亡为美军飞机所致。
而美军对于步兵师的编组,则是极度重视火力,各式各样的火力支援武器贯穿于团、营、连、排乃至班等每一级队伍。
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先后投入了第1骑兵师,第2、3、7、24、25、40、45步兵师和海军陆战队第1师,共9个一线野战师。另外还有1个空降团、10个韩国步兵师,以及十几个仆从国军队,总兵力达到76万8千人,步兵师全部实现了摩托化。
我们以其中最早来到朝鲜的第24步兵师为例,其编制是按照1948年的7N号编制装备表编成,全师兵力达人,师下辖三个步兵团,每个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营,每个步兵营下辖四个连,每个步兵连下辖四个排,每个步兵排下辖四个战斗班。
除了三个步兵团外,美军步兵师还编有一个炮兵团、一个坦克营、一个高炮营,及工兵、侦察、通信、维修、宪兵等师部直属部队,除工兵为营外,其余为连级。
尽管美军的武器大多为二战时期的装备,但其经过实战考验,性能十分可靠。
美军步兵师所属的炮兵团,下辖1个155毫米榴弹炮营和3个105毫米榴弹炮营,每营有炮18门,合计共有重炮72门,105毫米榴弹炮是美军师团单位的骨干支援火炮。
步兵排配火箭筒,步兵连配备3门60毫米迫击炮、2门75毫米无后坐炮、2门81毫米迫击炮,步兵营配75毫米无后坐力炮和81毫米迫击炮,步兵团配107毫米重迫击炮和75毫米榴弹炮,全师各型火炮数量达352门。
此外,美军每个步兵师还有一个高炮营,一般装备32辆M19A1型双管40毫米自行高射炮。朝鲜战场上,美军没有空中威胁,因此经常把这些高炮投入到地面战中,形成密集的拦射火力网,给中朝步兵带来巨大伤亡。
从上面的记录,我们不难看出美军对火力的迷信可谓深入骨髓。
他们将各种支援火力均衡地配置到各级作战编制单位内,从最基本的步兵班到步兵团,都列装了数量不等的火炮,从而保证不论哪一级别的部队单独作战,都有相当的火力以压制对手。
一个班11个人,装备M1半自动步枪10支,BAR机枪1挺,狙击枪一支。全师轻、重机枪约800挺,迫击炮160门,高射炮64门,105mm榴弹炮60门,155mm榴弹炮12门,其他70mm以上口径火炮约200门。
美军原来认为朝鲜半岛的多山地形不适合坦克行动,因此并未给韩国军队配备坦克,结果在战争初期,人民军装备的150辆T-34坦克便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突击威力。
在领教了坦克在朝鲜战场的威力后,美军随即投入了大量的坦克部队,但主要都是将坦克营配属给步兵师,承担掩护步兵突击或反坦克任务。每个步兵师编有一个坦克营,每个步兵团编有一个坦克连,总计装备149辆坦克。
类似于二战欧洲战场那样以大量坦克进行装甲突击的情况几乎没有。
美军在朝鲜战场上一般都保持着1000辆坦克的规模,主要车型是M-26坦克,后期部分更换为M-46坦克。而志愿军在第一至第五次战役时,一辆坦克也没有,能看见的坦克那一定是敌人的。
志愿军入朝之后,中央军委紧急扩建装甲部队,1950年秋季,解放军接收了10个苏式坦克团,主要装备300辆T-34/85中型坦克(被称作二战中最好的坦克)、60辆IS2 “斯大林”重型坦克和40辆122毫米大炮自行火炮。
IS2 “斯大林”重型坦克由于其122毫米主炮威力十足,对于打对方远距离工事效果极佳,但是数量偏少。
1951年3月,由坦克第1师机关组成的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及所属4个坦克团开始入朝。
在第五次战役中,坦克第1团被作为19兵团的反坦克预备队。阵地战开始后,4个坦克团全部进入一线,作为前线各军的反坦克预备队。志愿军坦克部队进入前线后,通常是以团或连为单位集中于便于坦克活动的阵地后方,与步兵、工兵、炮兵共同组成反坦克配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不容易我们有T-34/85中型坦克上来了,但美军那边的M46、M26、M4A3E8都早等着了。火力上只有比你强的,没有不如你的。
M46、M26都是90毫米炮,早就有T34开罐器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