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大自然微波炉

刘老板直接开怼,什么叫“破镜子”,这可是他专门定做的!

经过刚刚的事情,马志远也没有了硬怼刘老板的心思,默默地跟着他们把镜子重新装回箱子,然后开始一个个的往楼下抬。

此时接周继先他们的车还在楼下停着,刘老板安排的,直接把他们接到了这里,再加上刘老板的车,和李寞名的车,三辆车都是大型的SUV,装这些箱子足够了。

抬了一趟下来之后,张洪伟就留下来了,不管刘老板再怎么出言嘲讽,死活不再上去,要不是他对李寞名的这项研究充满了好奇,他都恨不得直接离开了。

周继先和马志远倒是没什么表现,毕竟这是李寞名的项目,属于他们研究院的工作,当然也不能要求张洪伟做什么,他们就这么帮着搬运箱子,好在送他们的司机见要搬东西,也加入了进来,才让这几个老人家轻松了不少。

装好车之后,三辆车便一起离开了校园,刘老板在前面带路,毕竟他对这里最熟悉,知道哪里最合适做这样的实验。

车队很快离开了小镇,奔着戈壁滩而去,刘老板选择的地点也很简单,就是上次蒋雯雯做实验的那片区域,那里人烟稀少,就算有什么异常,也不会引起恐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经过两个小时的奔波,他们赶到了目的地,将货物卸下车之后,李寞名就开始在地上画起来,其他人则负责拆箱子,组装镜子。

李寞名先在地上标记了一个点,在那里竖起了一个标杆,然后拿出绳子系在了标杆上,量出十米之后,以标杆为圆心,画了一个半径十米的圆。

之后,李寞名在正北方标注了一个点,又立了一根标杆,然后在圆心处开始测量角度,将整个圆平均分了五份,而在这五份的圆切点处分别立了一个标杆。

标注好之后,他让他们把组装好的镜子分别放在了五个点上,而那面单面透光镜则被安排在了正北方的那个点上,最后那面镜子,也就是直接反射太阳光的那面,还没有组装好,刘老板有心,那面镜子做了加大处理,是四面边长一米的镜子拼接的,因为这面镜子反射会有角度,真正折射出来的光柱切面并没有原本那么大。

李寞名则继续调整着整个镜面的角度、高度,镜面的角度必须是固定角度,水平高度必须处于同一水平面,也就是同一海拔,镜面必须竖直向下,这些才是真正精密的地方,不能有一丝偏差,否则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他这边调整好之后,最后一面镜子也组装好了,他将镜子安放在了北方,使它反射的光穿过单面透光镜可以直射在对面的一面镜子上,装置就算做好了。

记录好此时的户外温度,便直接开始了第一次实验。此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当光线通过零号反光镜将光线射入镜阵,透过单向透光镜,射在了第一面镜子上,随后第二面、第三面,直至遍及整个镜阵,但是什么都没有发生,好像压根没有效果一样。

李寞名看着这一切,他原来在实验室的小镜子都能成功,这里却没有成功,里面肯定有什么东西他没有考虑到。

场面陷入了空前的寂静,李寞名在努力思考着这中间的变量,考虑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没有动,其他人都不知道如何补救,一时间,连所有人的动作都定了下来,场面尬到里极点。

唯一没有什么变化的也就刘老板了,因为他见到李寞名做成功过,也相信李寞名一定能解决。

沉默了一会儿后,周继先动了,他走到折射太阳光的那面最大的镜子前,伸出手活动了一下镜面,然后就停下了。

然而在他动过之后,整个镜阵好像被激活了一样,温度开始以人体都可以感觉到的速度向上攀升。这时,所有人才像活过来一样,集体发出了惊呼。

“这套设置有一个关键点,光线打在第一面镜子上的时候,并没有什么要求,但是光通过里面这五面镜子时必须要大部分光以波峰或者波谷与镜面接触,这样才能够起到共振的作用,否则不但起不到共振作用,还会大打折扣,甚至直接将振幅抵消。”

周继先说道。在来的路上李寞名已经将大致原理跟周继先讲了,而且也将实验室里的结果告诉了他,所以他很快就找到了症结,李寞名实验成功带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是也不是完全的运气,因为光的波长那是以纳米为单位的,稍微有一点波动,可能就过了那个点了。

“寞名,你去每道光经过的路线旁边,都放一个温度计,温度低的说明位置有偏差,反射这道光的镜子就需要调整,它后面的镜子也需要随着调整。”

李寞名照做,果然发现有一道光通过的路线温度并没有提升,在他调整过后有所好转,但是它下面的那个又有波动,如此往下沿着光线的方向调整了五六次,才算稳定下来,每道光柱都在向外散发着热量。

温度开始稳步地向上攀升,他们站在外围都能感觉到热浪,好像围着个大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