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就算弹劾他,陛下若偏袒他,咱们也是白费力气。”
吏部司郎中一直沉默不语,此时突然开口:
“张路的把柄不好找,但张路手下的赵君德很好找。”
吏部司郎中这话不是夸大,他们吏部司,管的就是官员升迁,在吏部肯定能找到赵君德过往不好的政绩。
房玄龄曾经拿给李世民看的,关于赵君德的资料,就是从吏部调出来的。
吏部司郎中的话一出口,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他身上,眼中皆露出一丝期待。
“愿闻其详。” 黄门侍中催促道。
一位大家族的家老插话道:
“可若只是些小的政绩瑕疵,怕是不足以掀起风浪,让陛下对他失去信任啊。”
这位家老也知道,吏部官员能使用的招也就那么点了,所以先说出自己的担忧。
吏部司郎中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说道:
“诸位莫急,我记得曾听闻赵君德在处理一起地方水利修缮工程时,进度缓慢,耗费远超预期。
当时虽未深究,但只要我们深入调查,将此事细细挖掘,再添油加醋一番,定能让他脱不了干系。”
大理寺少卿抚掌笑道:
“这个好,如今到了八月,正是历年水灾泛滥的月份。
正好借着这个由头,把此事提出来。
若能将此事定性为贪污渎职,那赵君德可就百口莫辩了。
只要他倒了,张路便少了一大臂膀,再对付他就容易多了。”
户部侍郎却还有些担忧:
“可万一陛下派人复查,我们这编造的事情岂不是会露馅?”
李世民这个皇帝,无论办什么事情,都会在事后复查,就是为了防止有自己不知道的地方。
大家也都知道皇帝的这个习惯,所以这个担心不是没来由的。
黄门侍中沉思片刻,说道:
“这倒不难,我们可提前打点好相关的地方官员,让他们统一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