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去疾静静地站在那里,沉思良久。秋风依旧凛冽地吹着,吹起他的衣袂,仿佛在提醒着他局势的紧迫。
他缓缓转身,对着身边的侍从说道:“此事非同小可,我们必须立刻将此事禀告陛下,还长公子一个清白。”侍从们纷纷点头,神色严肃。
冯去疾带着满腔的感慨与决心,踏上了回宫的路途。一路上,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些灾民们的惨状,以及那个男子的所作所为。他深知,这场灾荒不仅考验着大秦的国力,更考验着每一个为官者的良心。
回到宫中,冯去疾顾不得休息,立刻求见嬴政。嬴政正在书房中批阅奏章,见冯去疾神色匆匆,心中已有几分猜测。
冯去疾恭敬地行礼后,将在函谷关外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禀告给嬴政。嬴政听后,脸色阴沉,沉默不语。
过了许久,嬴政才缓缓开口道:“朕险些错怪了扶苏。此事你办得很好,朕要重重赏赐你。”冯去疾连忙跪地,说道:“陛下,臣不敢居功。此事全赖长公子的智慧,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嬴政微微点头,说道:“扶苏心系百姓,有此谋略,朕心甚慰。传朕旨意,嘉奖扶苏,同时加强对赈济工作的监管,务必确保灾粮发放到真正的灾民手中。”
冯去疾领命而去,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他相信,在陛下和长公子的领导下,大秦一定能够度过这场难关,迎来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
监狱门口,阳光斜照在斑驳的墙壁上,投下一片昏暗的阴影。冯去疾身着庄重的官服,站在那里,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看着憔悴不堪的蒙毅,那原本意气风发的御史大夫如今满脸疲惫,头发也有些凌乱。冯去疾微微皱起眉头,语重心长地说道:“陛下让你出来戴罪立功,这话说得没错,伴君如伴虎啊,以后说话可得小心点。”
蒙毅拱手行礼,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感激与愧疚。他微微低头,说道:“多谢老相国抬爱,蒙毅定当铭记在心。”
冯去疾吩咐侍从备车,准备前往函谷关外。一路上,秋风瑟瑟,吹得树叶沙沙作响。经过朝廷的大力整顿,灾民队伍明显少了不少。马车缓缓前进,车轮在崎岖的道路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终于,他们来到了民间开设的粥棚前。
冯去疾神色严肃,从怀中拿出令牌,高高举起,大声说道:“老夫是朝廷派来视察粥棚的。”此时,有一个不耐烦的声音从粥棚里面传来:“这是民间粥棚,不归朝廷管辖,那边凉快了去那边。”冯去疾一听,顿时怒发冲冠。他的脸色涨得通红,眼神中燃烧着怒火,大声说道:“我老夫身为大秦右丞相,这事我非要管谁敢阻拦。”
冯去疾说罢,大步走到粥棚前的木桶旁,拿起木勺,在木桶里用力搅合了几下。然后,他盛了一碗粥,递给蒙毅,说道:“来,蒙大夫品尝下。”蒙毅看着木碗里的粥,那粥浑浊如泥浆,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他微微皱起眉头,犹豫了一下,然后闭着眼睛,喝上一口,直接咽了下去,还咂巴咂巴嘴。
冯去疾见状,笑道:“蒙大夫这喝起来是意犹未尽啊。”接着,他又给自己盛了一碗,喝上一口,那粥刚一入口,他就感觉如鲠在喉,卡得嗓子眼难受极了。他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但心中却更加坚定了要整顿粥棚的决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冯去疾强忍着不适,将碗重重地放在一旁。他怒视着粥棚,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
“这哪里是给灾民吃的粥?这简直就是糊弄!”冯去疾大声斥责道。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蒙毅也皱着眉头,脸上满是忧虑。“相国,此事必须严查。这些民间粥棚如此作为,实在是对不起陛下的信任和百姓的期望。”
冯去疾点点头,眼神坚定。“走,我们再去其他粥棚看看。我倒要看看,还有多少这样的不良粥棚。”
他们继续前行,一路上看到的景象让他们心情愈发沉重。一些粥棚虽然没有像刚才那个那么糟糕,但粥的质量也不尽如人意。
冯去疾停下脚步,沉思片刻。“蒙毅,我们必须尽快制定出一套严格的监管措施,确保这些粥棚能够真正为灾民提供帮助。”
蒙毅拱手道:“相国所言极是。我们可以派遣官员专门负责监督粥棚的运作,对那些不良商家进行严厉惩处。”
冯去疾微微颔首,“好,就这么办。我们要让百姓知道,朝廷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让他们度过这个难关。”
他们加快脚步,准备回宫向陛下禀报此事。风依旧在吹,仿佛在诉说着百姓的苦难,但冯去疾和蒙毅的心中却充满了决心,他们要为百姓讨回一个公道。
没走几步,秋风依旧凛冽地吹着,枯黄的树叶在风中打着旋儿飘落。冯去疾和蒙毅两人忽然看到不远处有一条长长的灾民队伍。这些灾民们刚刚吃完那难以下咽的粥饭,正被侍卫们引领着缓缓走向一处临时房屋。那房屋看上去简陋而破旧,在秋风中显得格外萧瑟。
冯去疾微微眯起眼睛,压低声音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老夫去去就来。”他的语气坚定而决绝,仿佛一位即将出征的将军。他的脸上露出凝重之色,心中满是对百姓的担忧和对真相的渴望。
蒙毅连忙拱手道:“我愿意和老相国同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勇敢,丝毫没有畏惧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