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帝师金山学堂论道,王上金有田家问答

“看这世间,风云变幻,山川河流奔腾不息,皆是道的显化。我们人立于天地之间,应如同那随风而舞却又根基稳固的劲草,顺应自然之道,不强求,不执拗。”金有妙一边说着,一边缓缓踱步,脚步轻盈而有韵律。

“而佛法,恰似那静谧湖面上倒映的月光,清冷却能照彻人心底最深处的幽暗。它倡导慈悲为怀,让我们以平等之心对待世间一切生灵。在这纷扰的尘世里,人们常常被欲望的迷雾遮蔽双眼,深陷于爱恨情仇的纠葛之中。佛法便是那驱散迷雾的清风,教我们学会释怀,放下心中的贪念、嗔怒与痴愚。”金有妙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讲堂中回荡。

“道与佛法,虽一者侧重于自然规律的遵循,一者侧重于心灵的救赎,但二者恰似双生的灵慧之光,在我们追寻生命真意的道路上,相互交融,彼此辉映。它们引导我们摆脱尘世的枷锁,去触摸那隐藏于表象之后的永恒真理,使我们的灵魂得以升华,生命获得超越。”说到此处,金有妙微微停顿,目光坚定地看向台下的学子们,似乎在等待他们对这深邃思想的领悟与回应。

金有妙话音落下,台下的学子们陷入沉思,片刻后,一只只小手陆续举起。

金有妙抬手示意一位前排的金姓学子起身提问,那学子恭敬地问道:“金帝师,我是金家的金启文。您说要顺应自然之道,可若遇天灾,如洪水肆虐,危及家人与村民,我们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抵抗?这是否违背了道?”

金有妙微笑着回答:“金启文啊,顺应自然并非消极等待。洪水虽为天灾,亦是自然现象的一种失衡。我们修筑堤坝、疏导水流,此乃人力与自然的协作。就如同大禹治水,他顺水性而为,以疏导之法归流江河,这正是在洞悉自然规律后的积极作为,并未违背道,反而是对道的践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时,后排一位吴姓学子站了起来,说道:“金帝师,我叫吴子轩。您讲佛法让我们放下嗔怒,可若有人恶意欺凌,我们也不应反抗吗?”

金有妙轻轻摇头,耐心解释:“吴子轩同学,佛法的放下嗔怒并非任人宰割。当面临恶意欺凌,我们应以智慧化解,以慈悲感化,若不能,亦当以正当手段扞卫自身与他人尊严。此中尺度,需凭内心的善念与对佛法的领悟去把握,不被仇恨蒙蔽双眼,才是真意。”

孙家的孙悦儿也站起来提问:“帝师,我听闻冯家先辈曾在这金山村大兴土木修建学堂,此等作为是出于道与佛法中的何种考量?”

金有妙微微点头,说道:“孙悦儿,冯家先辈此举,既为传承知识,泽被后世,此乃顺应世间发展之道。于佛法而言,亦是一种大善之举,为众生开启智慧之门,积累无量功德,是将个人的善念与对家族、对村落的责任相融合,值得敬仰与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