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那就这样

只不过,根据人们普遍的利己思想,李月轩对于这个提议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行不行的需要大家来考虑。

他提出来的第二条,那就是把队伍中多余的大牲口散养在各个村子中,让百姓们帮忙喂养,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需要在农忙时候用这些大牲口帮着百姓们干活。说白了就是百姓自家没有牛,部队上的牛你给帮忙养着,到时候耕地的时候你就可以用了。

对于这个提议的由来,李月轩也是看村内牲口圈的大牲口越来越多,这才想到了这个问题。没错,自打从北岳区回来,北山支队屡次战斗都有大牲口的缴获,这就给了大牲口一个庞大的基数。而这些大牲口,这都是活着的啊,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就到了牲口们发情的季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这些年下来,北山支队的大牲口数量急剧上升,给后勤带来了很大的饲养压力!按道理说一些黄牛什么的可以宰了吃肉的,但是在这时候,你敢这样干一个试试?百姓们眼巴巴的看着你呢!所以,部队实在是不好养活这么些大牲口了,还不如让百姓给养着。

而李月轩提出来的第三条,其实是跟第二条相辅相成的!就是在各村村委的带领下,建立各村的牲口圈。这些牲口圈可以帮部队上饲养大牲口,也能帮队伍上养羊,养猪,养鸡鸭鹅这些禽畜。具体的操作需要商量着来,但是李月轩的想法就是吧饲养的压力放在村子里。

不过因为大牲口能给百姓干活,而猪羊这样的禽畜不能,所以这些百姓忙帮饲养的禽畜,需要按照最后的产量分给百姓们一部份。比如队伍上给你这个村子50只羊羔子,都成功的养大了,村子里可以拥有5只成年的公羊杀了吃肉。来年生了小羊羔了,村子里也能留下一些作为公产。(本章完)

二级部队为骨干民兵:以各村民兵中的适龄男青年为主,挑选16到40周岁的民兵,统一配发配发武器,组成骨干民兵队伍。这个骨干民兵,说白了就是现在各村的民兵队给换个称呼。只不过,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组织强化跟装备精良化。

根据每个村的村民数量以及男女比例,每个村的骨干民兵编制为20到100人,配发武器,为村内战斗的主要兵力。在需要各村联合战斗的时候,骨干民兵会以现有的堡垒村为基础,汇编成连级单位,营级单位,乃至团级单位。

这些骨干民兵的训练,按照北山支队新兵训练的强度进行弱化后进行。训练的主要内容是枪法,拼刺,山林,巷道,坑道等战斗方法。还有战场抢救,抬担架,穿越封锁线等训练。

二级的骨干民兵还是民兵,不进行脱产战斗,也是所有的队伍的基础,是向上三级兵力系统提供兵员的所在。

三级部队为常规部队:常规部队为脱产的正规军,也就是北山支队以及独立团、新一团这样的主力部队,训练不用多说,而现在的任务是根据地的防御任务。然后以三级部队为基础,向上延伸出四级以及五级部队。

四级部队为机动部队:脱胎于三级部队,主要作战目标为长距离作战。包括攻坚战,奔袭战,伏击战等远离根据地的战斗。比如还没回家的二大队,执行的就是机动部队的任务。当然,现在北山的机动部队就两支,一个是快速反应连,一个就是主力一团二团到现在还没影子。

五级部队为特战侦查部队。这个不用多说,特战队跟各级侦察连都在其中。

实际上,三四五级部队都属于主力部队,就是进行了一些详细的划分,划分的目的是后勤保障系统的完备。

划分后勤的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把有限的资源放在最关键的位置上,好钢用在刀刃上是一个道理。当然,写到这里,李月轩没有继续书写,因为不管是前面的五级划分,还是后面的后勤保障,都需要跟大家商量,已得到一个最佳的配比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