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壬辰倭乱(20)5万天兵入朝鲜

备前宰相 日月合明 2409 字 17天前

加藤清正其实是一个智勇之将,他主动提出若是放弃咸镜道和江原道北部,那么我方将会与明军在东西上千里的防线上交战,兵力分散容易被分割击破。

但是若是保留咸镜道,那么在明军主力南下京畿道的时候,咸镜道之兵可以入平安道、黄海道对明军后路进行截断。

而且这两道兵力也不怕被明军截断退路,毕竟两道临近北海,一旦被明军包围可以从海上经水路退走。

原本丰臣秀次还在犹豫,他是不愿意退兵的,因为这是他九州之战之后第一次以总大将的身份在外作战,麾下的都是各国大名,他想要作出一番成绩。

不过小早川隆景的建议让他有了犹豫,是不是真的要撤退,但是见加藤清正、花房正幸两个兵力保存较为完整的军团长都拒绝,他也就有了底气。

因此仅仅是交代了小西行长和丰臣秀胜且战且退,让加藤清正和花房正幸伺机而动。

其实丰臣秀次在等,他在等小西行长谈判的结果,他也已经看出了日军开始由盛转衰,若是小西行长可以借着眼下优势在己方的时候把和谈谈下来,那么自己这一次征朝也算是完美收官了。

小主,

但是,丰臣秀次最终等来的并不是和谈成功的消息。相反,等到十二月20日,他从北方的探子那里得到了3万明军渡过鸭绿江的消息。

明军是在镇压下宁夏之乱之后来到的辽东,由于秀家书信的作用,在万历的催促下,明军提前1个月拿下宁夏城,斩杀了2000余被俘的降兵之后,火速带着主力东进。

随着宁夏叛乱评定,明朝免于宁夏、朝鲜两处作战的隐患,可以倾尽全力对付入朝的日军。

而在宁夏之战和朝鲜之战中,如李如松、麻贵等明末名将都将陆续登上历史的舞台。

————————————————

万历二十年,十二月10日,日文禄元年十一月14日。

因为评定宁夏之功,被再次任命为东征提督奉命帅军入朝击退倭寇的李成梁之子李如松,站在鸭绿江边,看着麾下5万余人浩浩荡荡的渡过鸭绿江。

至此,明示记载第一次万历朝鲜战争,朝鲜称壬辰倭乱,日本称文禄之役终于进入到第二阶段。

由于这个时空日军表现出更强的战力,以及秀家的情报,入朝明军比历史上要多出1万多人,而李如松将东征大军分为五协。

前协由杨元统兵,麾下有原任参将杨绍先、标下都司王承恩、辽镇游击葛逢夏、保定游击梁心、大同副总兵任自强等人。

左协由其弟李如柏统兵,麾下有原任副总兵李宁、宣府游击张应种、蓟镇参将李芳春、蓟镇都司方时辉等人。

右协由张世爵统兵,麾下有游击刘崇正、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真定游击赵文眀、蓟镇游击吴惟忠、副总兵查大受等人。

至于他自己,钦差提督蓟辽、保定、山东等处海防防御使,军务总兵官,中军都督府同知李如松则带着辽东、保定、蓟镇、浙江、南直隶、山西、宣大、神机营等余人为中标。

其他如义州卫镇守李如梅、南兵游击王必敌、嘉湖苏松调兵游击戚金、宣府营兵周弘谟、建昌游击王问等7000余人为后协押后。

从这份名单可以看出,万历对日军非常重视,蓟辽、宣大、山西、辽东、浙兵、南直隶、都是眼下明军最精锐的部队。

宣大、山西、辽东自不必说,这本就是边镇精锐,蓟辽军是戚继光在北直隶以南兵精锐为骨干,加之南兵训练之法训练出来的精锐,是明王朝后期守卫京师的最重要力量。

至于南兵、浙兵都是当年戚继光留在南直隶、浙将的戚家军老底子,而建昌军麾下有部分四川石柱土司秦良玉麾下白杆兵精锐。

为了应对此次日军,万历提前数月不远万里将这两只精锐从东南和西北调至辽东,足以见得万历是希望能够毕其功于一役的。

(没有错,白杆兵是从西北宁夏之役提前退场来的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