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轩回过神来,连忙跪地谢恩:“臣赵轩,叩谢陛下隆恩!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保我南疆平安!”
宣帝微笑着点头:“好,朕相信你。日后南疆之事,就全靠你了。”
随后,众人纷纷向赵轩道贺。整个威武侯府再次热闹起来,可在这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各自的心思和算计。这场及冠礼,不仅是赵轩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让众人看到了朝廷局势的微妙变化。
随着众人的道贺声此起彼伏,威武侯府内的喜庆氛围愈发浓烈。在众人的簇拥下,赵轩和赵嫣引领着太上皇、宣帝以及一众宾客移步至摆满珍馐美馔的宴席厅。厅内雕梁画栋,华烛高照,空气中弥漫着美食的香气,可此时众人的心思却不在这佳肴之上。
宴席刚开始,贾赦便率先端起酒杯,满脸堆笑地走向赵轩。他微微欠身,姿态谦逊:“镇南王年少英雄,日后必是我朝栋梁。今日得见王爷荣封,贾政深感荣幸。日后若有任何需要,荣国府定当全力以赴。”说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似乎在盼望着赵轩能与贾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为家族谋得更多助力。
赵轩连忙起身,双手举杯回敬:“赦老爷客气了,一直以来承蒙您关照,日后还望多多指教。”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心中却对贾政的意图了然于心,不过在这官场周旋,自是不会表露分毫。
此时,忠顺亲王也站起身来,他身旁的王妃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眼神中有些担忧。忠顺亲王却仿若未觉,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说道:“镇南王,本王一直欣赏你的才华。南疆之地,日后少不了要与各方周旋,若有难处,可向本王开口。”
赵轩连忙行礼:“多谢王爷厚爱,能得王爷相助,是臣的福气。”
忠义亲王见忠顺亲王已表态,也不甘示弱。他拉着薛宝钗起身,说道:“镇南王,今日你荣封,实乃我朝之幸。我与王妃一直敬重英雄,日后若有需要,不必客气。”薛宝钗脸上挂着温婉的笑容,微微欠身,眼神中却闪过一丝精明,她深知在这复杂的局势中,拉拢赵轩对忠义亲王府的重要性。
赵轩微笑着谢过,目光扫过薛宝钗时,心中微微一动。他听闻过薛宝钗的聪慧,知晓她在忠义亲王府中必定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番示好,恐怕背后还有深意。
三位皇子也纷纷有所表示。大皇子端着酒杯,眼神中带着几分审视:“镇南王,日后你统领南疆,要为本宫分忧。若有什么难处,可随时与本宫沟通。”话里话外,都在强调自己的地位,暗示赵轩要以他马首是瞻。
赵轩连忙应下,心里却明白,大皇子这是在试探自己的忠心,日后在朝中,怕是要在各方势力之间小心周旋,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二皇子则满脸笑意,走上前亲昵地拍了拍赵轩的肩膀:“镇南王,你我年纪相仿,日后定要多亲近。若有什么好事,可别忘了本宫。”他的态度看似随意,实则是在拉拢赵轩,希望能将其纳入自己的阵营,为自己争夺皇位增添筹码。
赵轩笑着回应:“二皇子如此抬爱,臣自当铭记在心。”
三皇子也不甘落后,他走上前,眼神中带着一丝急切:“镇南王,本宫一直欣赏你的能力。日后在南疆,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他渴望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势力,赵轩的崛起,对他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
赵轩谢过三皇子,心中暗自思量,这三位皇子各怀心思,自己在这权力的漩涡中心,必须谨言慎行,方能保全自身与家族。
宴席上,众人你来我往,表面上是为赵轩庆贺,实则都在为自己的利益盘算。赵轩周旋其中,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可心中却越发沉重。这一场及冠礼与封王庆典,看似荣耀无比,却也让他陷入了一个复杂的权力棋局,未来的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