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念想

山有蝉鸣 乱世TICH 1184 字 12天前

杨守安最后还是上了阿四的“贼船”,在饿肚子和刨人祖坟之间,他更害怕前者,毕竟前者那是真能要他命。

两人手持铁锹,跟在大部队当中,今天的任务是给同村的老周家迁坟,完事后每人可以得到十五块钱的报酬,可以说是性价比极高。

在三峡移民政策全面落地后,各地区清库的工作也随之展开,届时175米以下的大部分人类生活的痕迹都会被拆除抹掉。

这样做,一来是为了大坝建成后方便调控水位和流量,?减少泥沙淤积,?保障防洪安全,?改善航运条件;二来也可以保护水下环境,尽量做到不影响长江原有的生态系统。

国家大事,责无旁贷,这没啥好说的。

不过相比于自己的房子和田地,村民们最先想到并且付诸行动的却是那遍布在大山里的五万多座坟墓。

按照巫山当地的习俗,迁坟必须遵守一套“严格”的流程。

先由家中男性年轻后辈在坟前放上一串挂鞭,然后再一层层挖去石头和泥土,打开坟冢,将先人的骸骨或是骨灰请入“简壳”,最后再给这个大约一米长、三十厘米宽的长方形木匣罩上红布,由众人稳稳地抬起,方能迁移到新坟当中。

但几万座坟中很多都已经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找不到后辈或是家中已无男丁的比比皆是,其中还包括一些在战争年代为国捐躯的无名烈士坟墓。

政府所给的迁坟补助是每座坟一百块,实际上的迁坟花费远超这个数字,于是为了能够让先人安息,各家村子里便开始“众筹”请人迁坟。

这是那个年代少有的,能够让村民们自掏腰包来成全别人的事情,如果你要问为什么?

他们大概率会这么回答,“总不能以后有人问‘你们的祖先在哪里?’,我们指着水库说‘在水里’吧。”

当然这些精神层面上的传承并不能完全驱散此时杨守安心中的“忐忑”,按照云阳村老人们的说法,外姓挖坟和女人挖坟一样不吉利,容易引来坟地主人的“怒火”。

虽然是成长在红星照耀下的坚定唯物主义者,但杨守安也深知这些在巫山口口相传的“忠告”必定是源自上千年的“宝贵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