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破晓。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分列,鸦雀无声。
刘备端坐龙椅,目光如炬。
“诸位爱卿。”
刘备开口,声音浑厚,在大殿内回荡。
“今日召集大家,为的是一件关乎我大汉国运的大事。”
“民以食为天。”
“我大汉虽地大物博,但百姓仍时常忍饥挨饿,朕心如刀绞!”
刘备说到此处,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群臣。
“朕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了一种名为‘杂交水稻’的神物!”
“此物亩产可达千斤,远超现今稻种数倍!”
“若能推广种植,我大汉百姓将再无饥饿之忧,国家亦将更加富强!”
刘备话音刚落,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亩产千斤?”
“这怎么可能?”
“陛下莫不是在说笑?”
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陛下圣明!”
沮授、郭嘉、戏志才为首的一众寒门官员率先反应过来,齐声高呼。
他们出身贫寒,深知百姓疾苦,自然明白这杂交水稻的意义有多么重大。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世家一派的官员们也坐不住了,以荀彧、荀攸、钟繇为首,纷纷出列反对。
“哦?”
刘备挑了挑眉。
“文若有何高见?”
“陛下,自古以来,我华夏种植稻谷皆遵循祖制,从未听说过什么杂交水稻。”
荀彧站了出来。
“此等闻所未闻之物,岂能轻易推广?”
“万一出了差错,岂不是动摇国本?”
“正是!”
“陛下,祖宗之法不可变啊!”
“陛下,这杂交水稻来历不明,恐怕有伤天和,还请陛下三思!”
“陛下,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
世家官员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附和。
“哼,祖宗之法?”
刘备冷笑一声。
“祖宗之法还让你们茹毛饮血呢!怎么不见你们去效仿?”
“这……”
荀彧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脸涨得通红。
“文若,你口口声声说祖宗之法不可变,那朕问你,我大汉立国四百余年,哪一位先帝不是锐意进取,革故鼎新?”
“若都像你这般墨守成规,我大汉岂能有今日之盛世?”
“臣……臣……”
荀彧额头冒汗,支支吾吾。
“陛下,臣有一言!”
这时,荀攸站了出来。
“公达请讲。”
刘备示意道。
“陛下,这杂交水稻的种植之法,与寻常稻谷定然不同。”
“寻常百姓恐怕难以掌握,若是强行推广,只怕会适得其反。”
“公达所言甚是。”
刘备点了点头。
“不过,朕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朕已命人将杂交水稻的种植技术编纂成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只要识字之人,皆可轻易学会。”
刘备从龙椅旁的案牍上拿起一叠厚厚的图纸。
“此外,朕这里还有一些新式农具的图纸和制造技术。”
“这些农具,名为曲辕犁、秧马、风车等等,皆是朕苦思冥想,结合前人智慧与自身经验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