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大人,不好了,又有百姓失踪了!”

“我的亲人到底在哪里?”

一时间,整个开封城人心惶惶,恐惧的情绪如同瘟疫一般迅速蔓延。开封府的门口,每天从清晨到日暮,都挤满了前来求助的民众。

“大家莫慌,本府定会竭尽全力!”包拯大声说道。

他们眼中充满了无助和期望,希望包拯能为他们找回失踪的亲人,还他们一个公道。

包拯一方面要耐心地安抚这些心急如焚的民众,给予他们安慰和承诺。

“各位放心,只要有本府在,定不会让恶人逍遥法外!”

另一方面还要应对来自朝廷内部的巨大压力。一些别有用心的官员对包拯迟迟未能破案这件事大做文章,在朝堂上百般刁难,甚至在背后煽风点火,妄图借此难得的机会削弱包拯在朝中的权力和威望。

在这内忧外患、艰难困苦的时刻,包拯却始终保持着超乎常人的冷静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大人,这可如何是好?”公孙策忧心忡忡。

包拯目光坚定:“公孙先生,莫急,邪不压正,咱们定能找到办法。”

他那高大而威严的身影,仿佛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给了开封百姓无尽的信心和力量。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全城百姓的殷切期望,这份责任重于泰山,绝不能有半分的退缩和犹豫。

一天夜里,展昭带着一身的疲惫和尘土,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开封府。

“大人,情况不妙啊!”展昭说道。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向包拯汇报说:“大人,在城外的荒野之处,我们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痕迹。那似乎是大规模人员活动所留下的,有杂乱的脚印,还有一些被刻意掩盖的车辙印。但由于天色太暗,无法追踪其去向。”

包拯听后,心中不禁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展昭,继续加派人手,扩大搜索范围!”

“是,大人!”

与此同时,在书房中埋头苦思多日的公孙策,终于在那堆积如山的书卷中找到了一丝曙光。

“哈哈,终于让我找到了!”公孙策兴奋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