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云纹龙金漆宝座上,朱祁镇手里拿着一本奏疏,有节奏的掂着。
侯宝无声的出现在殿门口:“皇爷,越王殿下来了。”
朱祁镇好似没有听见一般,依旧盯着那本奏疏出神。
“皇爷,越王殿下…”
“让他进来!”
不多一会,身材高大的朱瞻墉出现在了殿门口。
“臣,朱瞻墉,参见陛下。”朱瞻墉见自己的大侄子没有在书房见自己,而是坐在正殿内的宝座之上,心里隐隐升起一种不安。
“平身。”朱祁镇缓缓开口道。
这完全是皇帝见臣子的礼数啊,看来今天这事是要公事公办,朱瞻墉心里暗道。
他正想着,只觉眼前一道黑影飞过,“啪”的一声,他下意识的一侧头,一本奏疏落在了他的身侧。
“越王,看看。”朱祁镇面无表情的指了指地上的奏疏说道。
朱瞻墉捡起奏疏,打开一看,心中大惊,随即眼中满是惊恐之色。
直到看完,朱瞻墉已经站立不稳,后背冷汗直流。
“陛下,臣,臣,臣有罪!”朱瞻墉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说,让朕如何处置你?”朱祁镇冷声道。
那本奏疏上,写的全是他朱瞻墉这些年来的不法之事,有些连他朱瞻墉都不记得自己干过这么多事。
其实这本奏疏上记录的不法之事大多数都是他在宣德年间的事,最多的就是他大哥在宣德元年和宣德三年时他的一些僭越之言。
如宣德元年八月,老牌野心家汉王朱高煦终于在山东乐安州起兵谋反了,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便任命朱瞻墉这个亲弟弟来监国,可是二叔已经反了,亲弟弟能不能靠得住呢?朱瞻基思虑再三,最后留下姑父广平侯袁容、舅父都督张昇和当年在靖难功臣中排名第五的老臣武安侯郑亨一同镇守北京。另外由于目前并无皇太子,不能称为“监国”,而只能叫“居守”,这个重任朱瞻基交给了弟弟郑王和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