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都姓许,感觉挺难办

甚至,上头很清楚基层的辛苦。

一旦这层辛苦受到巨额财富的冲击,到时会不会大势所趋,民众都要走资本主义的路,而且是一边喊着红色口号,实则却自己也不明所以地走着错误的路,又变成了过去某个口号时代。

却还没过去那个时代好。

很多事,参考国内外,参考上下,参考古今,都是可以预见的。

预见是可以预见,可怎么防,谁来防?

“嗯,那第二层,其实才是文化建设。你也知道,咱们国家文明古老,源远流长。一旦改开,想让很多外国人接受和了解,还得进行宣扬。这个宣扬,怎么宣扬,怎么才能让对方接受?阿桃,你觉得文化宣传,有必要吗?”

“很有必要,势在必行。”

“现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首先启动点之一就是江南。江南嘛,姑苏,易城,吊州,真江,这四个地方又是中心。再则,易城这里的轻工业之发达,也是冠绝整个华夏的,一旦开放,全市完成发展并不难。这一点上头并不担心,所以担心的就是物质发展背后跟不上的精神文明建设了。阿桃,这没问题吧?”

“逻辑上没问题。”

“逻辑上没问题,那就是其他地方有问题了?”

“现实层面根本行不通。”

“哦,比如呢?”

“嗯——在座各位谁能背《管晏列传》?”

满座沉默,司马迁写的这篇这么长,谁记得住啊。

伏冬道:“这篇太长了,看过的人都没多少,倒是其中关键的句子我倒是能背,不知道是不是你需要的——”

“请说。”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顿了顿,伏冬看着许灼道:“阿桃,你想说的是不是这个?”

许灼没有回答,而是开口直接把通篇背了下来,一字不差。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他一直背到重要的段落,故意顿了顿,让所有人明白重点:“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