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黎县令的家书

看过刑部信函,黎统勋潸然一笑,堂堂大淮刑部,是何等威风八面,从朝廷部院到州府官吏,谁不敬畏三分,现在为人送一封家书。

打开那封被称为家书的信,上面的字十分温润养眼,微露锋芒,正文上写道:

“族兄统勋如晤!

来信已收悉!当年科考及第已八年有余,大淮定鼎北方后,兄又收拾残破山河于济城,鼓励农桑,疏通河晏,兴学重教,民生恢复,仕子归心,世兄文才机敏卓然于世,不负朝廷重托,不辱黎氏子孙之名,他日必为国之栋梁!

世兄在信中提及自宁阳逃荒至济城的少年,望世兄多加留意,因近日朝中流言,,,,,,,,

吾知此乃谣言惑众,但此事出自贤兄治下,一旦蔓延,必然使得皇室蒙羞,朝野震动,百姓嗟叹。

如今皇上也因此事扰乱心神,不能专于国事。吾已设法控制流言,避免朝廷再生事端,世兄乃我黎氏门中忠义之士,国之干臣,定能思得解决之道,万望妥善处之!

兄不必回函,可将此信焚之,切记!”

黎统勋看到最后落款,心情立刻复杂到几乎人格分裂的程度。

上个月黎统勋和往常一样,将济城的事整理上报朝中一位大人物,好几年了,都未收到回复,没想到这次竟然收到了。

一封简短的信,黎统勋首先是激动万分,随后是沉默,他脑子里很乱,仿佛有一群丑陋的蚯蚓在脑袋里四处乱窜,到得最后额头上泌出汗珠,,,

黎县令起身在客厅里来回踱步,拿着信纸的手不住颤抖,仿佛站在了深不见底的悬崖边上,稍有不慎就会跌落万丈深渊,最后尸骨不存。

首先,信的真实性可以肯定了,否则不会通过刑部的渠道送一封私信,写这封信的人决定着黎统勋的命运。

多年来,黎家是百年望族,姓黎的人少说也有好几万,单是有资格站在朝堂之上议事的就有十多个。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进而好多人得道,那是什么概念。

黎统勋心里明白,并非只要是个姓黎的人,躺着就能平步青云,自己这个黎家旁支就是很好的例子。

人到了一定的高度,想问题看事情的立足点自然异于常人,况且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黎氏一族内部关系错综复杂,豪门深似海大抵就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