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暦看第一句时,觉得苗嘉卉和允禄必有勾连,但见他又提起年羹尧,不由哑然失笑,原来是提醒朕记年羹尧一笔。
弘暦提笔准备批两句安慰的话,然后突然想到允禄如今还管着宗室,计上心来,便把胤禛已崩的消息告诉了允禄,问允禄秘不发丧对不对?
“朕已不知所措,请十六叔教朕。”
看着最后一句话,允禄“呸”了一声,不由感谢苗嘉卉的先见之明,不然弘暦早晚会选他当背锅侠。谁让他刚打了一场胜仗,封无可封,倒是能担得起重罚呢。
“母子俩心眼子忒多,我还是选个最多的吧。谁让我们是同志呢。”
于是,他先谦虚了几句,不敢教,不敢教,然后就按苗嘉卉准备好的谋划,献上一计。
“和战死的将领一起办丧礼?”
弘暦敏感觉得不对,虽然能收拢军心和民心,但爱新觉罗家的皇室威严何在?
不过按照以前的流程,打了胜仗,一边封赏,一边办丧事,确实不怎么妥当。
允禄也十分负责任地提醒他,皇上要看自己最需要什么。纸包不住火,秘不发丧的事一旦走漏,那就不止是皇室威严的事,而是丑闻啊。十六叔我可以替皇上背秘不发丧的锅,可如果太后娘娘跳出来指责皇上不孝,又该如何收场呢?
被允禄这么一分析,弘暦也觉得秘不发丧不稳妥,他把赌注放在皇额娘会不会帮他遮掩上,有点太冒险了。
就算允禄帮自己扛下这件事,别人也是心知肚明,只会更看轻他。
至于允禄会想出同办丧礼的办法,弘暦一点都不意外。
能和苏培盛并排坐侃侃而谈,大小官员都能在一起喝酒,允禄心里有什么皇室威严。太上皇和战死沙场的兵将一起举办丧礼,估计在允禄看来,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汗阿玛说得没错,最起码在礼仪尊卑方面,允禄确实是个糊涂蛋。
至于拿到朝堂上议,那些官员巴不得爱新觉罗家的面子丢光,他们好趁机分权。
要是最后决议出来是一起办,倒让他们得了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