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青菜事小,主要是他们生活在村里,有了村民的善意,日子会好过许多。

只是知青们不会想到,《长林县报》的样报寄到村里那天,许娇娇就拿着欠条去了大队部找刘福生,要求队里做主,分钱分粮的时候扣知青们的工分还债。

刘福生满口答应。

调解知青的纠纷是大队的责任,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没什么不好处理的,更别说青山大队如今能有这般出名,都是许知青的功劳。

知青们根本不知道许娇娇会这么干,还沾沾自喜,觉得把账赖掉了。

不过许娇娇现在变得太多,他们想再从她手里借钱借物不可能,手头一下就紧巴了,真不习惯。

收到报纸的第二天,许娇娇又去了县里,找了个没人的地方,从空间里翻了两斤苹果,又把一包水果糖,一包巧克力拆了包装,去报社找张文明等人。

固然这样的报道对他们本身也有好处,但不能否认,他们愿意答应她去村里跑这一趟,就是帮了她的大忙,感谢也是应该的。

再说她也有私心,任何时候和官媒打好交道,都不吃亏,更何况这个对名声特别看重的年代?

张文明几人看到她有些惊讶:“许知青,你怎么来了?”

许娇娇晃了晃手里的东西,笑道:“我家里给我寄了点吃的,我拿点过来给大家尝尝。”

她说得随意,几人就以为是什么自己做的特产之类,也就没在意,张文明也就随手接了过去,道:“那就多谢许知青了。”

谁知把布袋子一打开,就看见不得了的东西。

巧克力这种,那是国外来的,县城几乎就找不到买,他也是有一次在领导那儿见过,从没吃过。

而且那水果糖,花花绿绿的,包装也很高级,一看就不是县城这种很硬很单调都是糖精甜味的水果糖。

相比之下,那两斤圆润水灵的苹果虽然也很打眼,反而不是最稀奇的。

张文明赶紧就想把袋子还给她:“这也太贵重了,我们不能要。”

许娇娇道:“几位同志那么辛苦,跑到我们青山大队去采访,我拿点零食给大家尝尝味道,你们还要推辞,这样我下次都不敢再麻烦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