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当初李大勇去鲁味坊时,高明启和他们谈的话,李清越来越觉得事情往他们想的方向发展。
一旁的老高进来后一直沉默着,听到他们说起这件事,他也提起了一件事情。
“咱们街道其实早就开始动员了,连我们这种小小的修车摊也都牵扯上,听说好像是要将我们这些分散的摊位集中合并了,创办国营修车铺。”
高明启这还是第一次听老高提起此事,他记得这两天看到老高还是在胡同口。
“这不是还没开始,道听途说,有这么档子消息。”
但是高明启在脑中想了想,感觉有些怪,“难道以后就不在胡同口了吗?那多麻烦呀。”
本来修车摊儿就是为了方便人们的需要,满大街的修车点,不论是在哪车子坏了,都能找到修车的地方。
若是集中到一起经营,估计很多人都找不到修车铺。
就算是知道在哪,车子都坏了,还怎么过去。
老高根本没有想过这些,如果真到了那一步,他才会思考这些问题。
李清收起了烟袋锅,他心里也有件事情装着,想要听听高明启的意见。
“明启,我现在遇到这么一件事,你帮我分析分析。”
原来李清认识的一个蹬三轮板儿爷,最近突然生出了想法,想要组织筹办个运输队。
这人就找到了李清,他知道李清干活实在为人老实,所以想拉着李清合伙一块来干。
“干爹,你自己是什么想法?”
李清皱着眉头,一看就是犹豫不决,“我琢磨着要是真能干好了,肯定比现在挣得多,家里以前过得日子太苦了。”
“我也想让他们娘几个过几天好日子,但是。”
不用他说也知道,李清担心事情做不成。
如果说只是蹬三轮,那和现在没什么两样,但要是投钱进去,他可真的承受不起其中的风险。
“那个准备搞运输队的是什么来头,怎么会想到干这一行?。”
“和我一样,都是街面上蹬三轮的,听说这次准备卖了冀省老家的房子,来大干一场。”
这个人胆子真不小,不过高明启只能说他时运不济。
如今全国上下都在搞公私合营,他还想着自己做生意,说不定刚支起摊子,就得合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