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的字迹就太烂了,歪歪扭扭,要不是知道他写的是备字,估计分辨不出是什么东西。
俩人一个教一个学,念字的声音向外传了出去,好几个看热闹的邻居都聚到他们家屋子里面,借着和老高说话的空,看他们的热闹。
“我说各位叔叔婶子,你们小点声,我这脑瓜子都嗡嗡响。”
何雨柱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外间说话声音响起来,他手下的字就写不好。
好不容易熬了一个多钟头,高明启教给他二十来个字,何雨柱伸了伸懒腰,露出一副解脱的模样。
“终于结束了。”
“明天我去买糖瓜儿,到时候给你们带点。”
何雨柱为了答谢高明启,让高明启突然意识到,马上就要到小年了。
他口中所说的糖瓜,正是小年这天用的东西。何雨柱不只是给他们购买,连厂子里一些同事都托他帮忙带。
腊月二十三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也叫送灶,就是送灶王爷上天。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王爷要上天去向玉皇大帝述职,禀报一年里这家人的善恶德行,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的时候,灶王像前面的供桌上会摆放上一碟糖瓜儿,一碗清水,一碟料豆秣草。
祭拜的人把糖瓜儿烤化,抹在灶王爷的嘴巴上,意思就是用糖糊住嘴了,见到玉皇大帝时嘴巴要甜,只说好话,不说坏话。一边抹还得一边说着:灶王爷,上天嘞,多说好,少说坏。
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往前能够追溯到周代。不过自从建国以后,过年祭灶的习俗慢慢就在全国各地消失了,封建迷信的行为被人们按压了下去。
虽然祭灶的习俗不在了,但不影响人们过小年,没有灶王爷的年画贴,买来了糖瓜儿就给孩子吃。
如今这年代,物资短缺,平常吃的东西油水少,总觉得嘴巴没滋没味,高明启也乐得吃些甜口东西。
记得前几年还小的时候,李清过年前拉了几趟大活,特意买了些麦芽糖给他们熬制糖瓜。
用大铁锅把麦芽糖熬成汁状,待汤汁微微冒泡的时候,再加入了炒制过的白芝麻,持续不断地翻炒,差不多炒个十来分钟。炒好的芝麻糖平铺在案板上,碾成饼状,放在阴凉处阴干。
等芝麻糖冷却凝固以后,就能切成小块拿来吃了。
现在回想起来,虽然芝麻糖的用料简单,却是他记忆里童年少有的快乐时光。
如今自己熬制糖瓜儿的人少了,不仅费功夫还废料,只要是买吃食上的东西,让何雨柱出马肯定没问题。
大伙公认的,他买的糖瓜儿最甜最好吃。